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来探望,比起玉阳,温颜跟她更谈得来些,因为李娴妃更有同理心。

    提及李氏的案子,李娴妃也觉得苗家极品,说道:“一介弱女子,得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去状告自己的丈夫?

    “想来她是受了不少委屈的,若不然何至于破釜沉舟,拼他个鱼死网破?”

    温颜点头,“当初李氏求的是官家娘子的身份,如今却不顾女儿苗少兰的前程闹到了公堂上,可见她是忍无可忍。”

    李娴妃端起茶盏,“只是可惜了,女子本弱,自家丈夫又是官,她是胜不了的。”

    温颜蹙眉,“倘若能正常审案,如何胜不了?”

    李娴妃抿了一口茶,正色道:“妹妹年纪小,许多世情还看不明白。

    “那苗理正好歹是京官,虽然品级不算太高,却也不差。

    “若是一般靠科举中进士的读书人,没有家底人脉做支撑,能做到五品京官就很是不易了。

    “像这等有损男方声誉的案子,多数都会采取调解途径大事化小,把它当做家务事处理,而不是刑案。

    “京兆府定会私下里寻到苗理正,让他把事情妥善处理,只要别闹得太过,怎么着都行。

    “所以你看,李氏凭着一口气告到府衙,也没甚用处,无非是白挨一顿板子,让市井看笑话罢了。”

    听了她的话,温颜只觉堵得慌。

    “照姐姐这般说法,李氏是求助无门了?”

    李娴妃现实道:“那能怎么办呢,咱们女郎家向来都是男子的附庸。

    “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夫唱妇随。

    “今日李氏闹出这般大的阵仗,估计过不了几日就会偃旗息鼓。

    “不信你等着看,待她气消了,只要苗理正放低姿态,兴许就哄回家了。

    “毕竟他们还有一个闺女,总得为闺女的前程考虑。”

    她说的是大多数女性所处的困境。

    俗话说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

    倘若李氏油盐不进,真要跟苗理正硬刚到底,那她往后定会连立足的机会都没有。

    一介妇道人家,甭管她有没有理由,把家庭闹成这般,在世人眼里就是不会持家。

    人们只会批判她不识抬举,毕竟苗家是京官,商户女攀附官家,本就占了便宜。

    总不能既要又要。

    这不,李氏坚决不撤状纸,挨了一顿板子被抬回别院,连床都起不来。

    跟随她陪嫁进府的孙婆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