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农村好过在于夏季时可以吃到自家种植的各类新鲜青菜以及时令的瓜果梨桃

    等,秋天时还可以将收获来的白菜、土豆、大葱、地瓜(番薯)等等储存起来留

    着过冬之用,那些不易储存的蔬菜还可以腌制成咸菜等作为日常家庭饮食的小菜。

    至于禽蛋、肉、鱼虾类,自己可以饲养禽畜,野生鱼虾可以到江河里去捕捞。

    在佟新的印象里,他们家在吃的方面还算凑活,虽然顿顿以粗粮为主食,但

    是没有挨过饿。

    像什么小米、高粱米、玉米饼子(窝窝头)、大碴粥、地瓜(番薯)、粘豆

    包等等这样的粗粮还是管够的。

    至于像大米、白面这种精粮以及一些副食品那就少之又少了,也只有过年节

    时才会见到父母用各类供应票购买一些回来。

    那个时候吃蔬菜的问题倒是不大,但肉类就不能经常吃了,就拿佟新家当时

    的情况来说根本就吃不起,如果馋了佟新会和小伙伴们或者跟着父亲到小村附近

    的河里捕捉一些野生鱼虾回来,不仅可以打打牙祭解解馋,还能补充人体所需的

    蛋白质。

    只有年节时父母才会杀几只鸡鸭鹅什么的,或者拿着自家的鸡鸭鹅与附近杀

    猪的人家交换一些猪肉回来,可换回来的一般都是五花三层的大肥肉,父母会一

    部分做成了咸腊肉,一部分熬成了猪油留作日后炖烧菜之用。

    八十年代初期,全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比较差,人们肚子里的油水少得可怜,

    像佟新家做菜时用大豆油的次数非常少,平时用的是菜籽油或者麻子油。

    菜籽油做出的菜人吃完还能好一些,如果是麻子油做出的菜人吃完了会迷煳。

    不过,佟新的父母偶尔会在做菜时用一点猪油或在炒菜里加几片腊肉进去,

    不仅可以增加饭菜的口感,同时也算是开了荤。

    虽然在农村生活填饱肚子没什么问题,但是穿着方面就差了很多,几乎没买

    过什么新衣服,穿的都是亲属送给的旧衣服,合不合身就那么回事,母亲会些针

    线活稍微改动一下我就能穿了,那时候小爱淘气或者干活弄破了,我只能穿打着

    补丁的衣服。

    住的环境就更差了,破旧不堪的两间半土坯房还是从村上借来的,就是这样

    夏天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