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的基础上,我们才采取了一个稳妥的方案。这篇文章一旦发表出来,将侵犯公司和我个人的隐私权、名誉权,我要起诉他们。”

    张凯伦是媒体人出身,他给公司提供的建议是,先稳住这个记者,不让文章发出来,至于打官司之类的那是后话。

    张凯伦去跟对方接触,对方提出来,如果想压下这篇报道,需要支付20万元的广告费用。张凯伦跟张家红汇报,张家红一口否决了,说:“我来找找他们老总。”

    张家红不知道通过什么关系联系上了《华夏消费时报》的总编,张凯伦被委派过去沟通。

    华夏消费时报报社的总编是个五十多岁的秃顶,见了张凯伦就拿出排好版的报纸大样,说:“张总监,这个事情让我为难啊!你们张总是通过另外一家报社总编打招呼过来的,按理说这个账我得买,可那时候已经晚了,这篇文章排了一大版,现在撤下来,上其他稿子也来不及,总不能开天窗吧?”

    张凯伦一听就知道这个总编是个老狐狸,报纸大样是可以临时做的,不过是噼里啪啦十几分钟的事,这是报纸搞创收的把戏。前不久,有一家准上市公司被媒体折腾坏了,也是因为一篇负面报道,被讹诈了120万元。

    终于,这总编开口了,要一个版面的广告,10万元。

    张家红说:“开什么玩笑,竟然敲诈到我的头上来了?!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她让张凯伦写了一个情况报告,她要拿去递交给一个什么人。

    第三天,那秃顶的总编打电话给张凯伦,说:“张总,我们都是误会。这么小的事情,也别闹得那么大的动静,这么高的部门领导都打电话过来了。我们是小报,生存困难,还望多多谅解。稿子已经撤了,放心吧!我们知道贵公司的能量大,以后凡是涉及贵公司的报道,我们都会慎重的。”

    这件事情刚办完没几天,钱丰打电话过来,说胡晓磊去华夏消费时报社闹事去了,差点儿跟那个男记者打起来。

    秦方远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你们也收到那稿子了?”

    “何止收到了,我们还掏了20万才摆平的,难道你们没有出钱?”

    秦方远比较恼火:“我们没有花一分冤枉钱。对这些人,坚决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钱丰说:“唉,这已经成为明规则了。现在无论创业板还是中小板,当然国企除外,只要这个企业提交上市申请,快要过会了,或者过会后准备挂牌交易,就有各色媒体以各种理由,无论理由是否正当,都来敲诈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