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就开骂:“什么破公司,还京城第一公关,认识这个能搞定那个的,收了那么多钱,最后闹出那么一桩事来,恶心!”

    张家红一直对在台上被质询的事情耿耿于怀。汤姆告诉她:“那个美女记者就是忘不了传媒的老板周易财的妻子。”

    张家红立即迁怒于周易财:“我们可是给足他面子了。他还让秦方远传话,说不让我们挖那么多人,我们就没有挖,结果给我们来这么一出,什么意思嘛!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再说,事先不是已经谈好了吗?这个女记者是他老婆?看起来也就二十多岁,很年轻嘛,周易财多大?五十多了吧?也赶时髦啊!”

    汤姆凑上去说:“人家是二婚。”

    张家红直接从某媒体挖了一位记者做PR(媒体经理),这就是张凯伦。

    张凯伦经历丰富,曾经在一家地方媒体做事,后来独自闯荡京城,在一家行业媒体干得风生水起。后来,报社主管部门需要一个文笔不错又是党员的人到办公室给局长写写材料,协助局机关新闻发言人写写稿子,报社就挑选了他。到了机关后,混得也算是有头有脸,局长非常欣赏他,去哪儿都带上他,快成贴身秘书了。后来该局长因受贿倒台,随之倒下一批亲信,或许是受此牵连,本来有机会顺利正式调入局机关的张凯伦又回到了报社。亲历了官场的生态,再难甘于过清贫的报社生活,因此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张凯伦顺理成章地投身这家新传媒公司,做了PR,兼董事长特别助理。

    不愧为行家,张凯伦过来不几天就拿出一份宣传计划,参与一些奖项评选、网络媒体和专业媒体专访等,面面俱到,张家红批了1000万元的品牌宣传预算。

    有钱能使鬼推磨,不久,各类名誉纷沓而来,什么年度最具价值投资企业、“新锐媒体”称号、户外广告风尚奖等。秦方远发现,在公司前台与大办公区之间的过道上,专门开辟了一块区域,摆满了装饰讲究的奖杯、奖牌,几乎是一夜之间名满天下。就这么一家公司,怎么就是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企业了?虽然回国大半年了,顺利成功融资,他依然对公司一夜成名百思不解。

    这些奖项当然是需要白花花的银子的,这是张凯伦跟秦方远混熟后告诉他的。在管理层会议上,张凯伦建议公司遴选几位高管接受各种媒体采访,扩大公司的影响力。铭记传媒就定了两个人,一是张家红自己,另外一个就是秦方远。汤姆私下找过张凯伦,想让媒体多采访他,毕竟是蒸蒸日上的新媒体,从职业经理人生涯的角度来看,抛头露面镀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