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4.资本入侵乡村

    在邻县担任县委组织部部长的同学亲自带车过来了,把他们接到县城里一家豪华酒楼吃饭。他们约上了在县城工作的部分中小学同学和老师,简单一算,也有十来个。

    见到这些老同学,秦方远想起了马华,他给马华打了个电话,告诉他自己在老家。

    马华说:“可惜啊,我现在人在**呢,我们企业正在推动借壳上市,搞这个事情太烦琐了——你在老家待几天啊?”

    秦方远说:“看到那么多老同学很感慨,他们都很关心你啊。借壳上市?你们走得还真快。我们公司还没走到上市那一步呢。不错啊,你可是我们这拨同学中第一个上市公司的老总啊!”

    “说起来惭愧,我现在很后悔当年不好好读书,没有上大学,书到用时方恨少啊!知识不够用,很痛苦!”马华在电话中说得很真诚。

    这些话,零零散散地也被在座的一些经营企业的同学听见了。

    “是啊,如果像你那样留洋多好啊!哦,对了,你怎么就回国了?不适应美国啊?美国多好啊!”一个当小学老师的同学在秦方远放下电话后问他。

    “机会选择吧,我个人感觉还是中国的机会比较多。”

    “那怎么县城有钱的人都急着把孩子送到国外去,美国啊,加拿大啊,澳大利亚啊,高中还没毕业呢,就送出去了。”

    “也许送出去开阔视野吧。这种情况我一直以为只大城市里有,没想到我们这个小地方也存在,其实在国内完成本科教育,至少中学阶段的教育,再送出去比较合适,中国的基础教育还是蛮扎实的。”秦方远比较纳闷。

    “我们隔壁村的,在昆明做鞋的生意,挣了不少钱,两个孩子连高考都没有参加就都送出去了。当年他是个啥呀,蚂蚁都不敢碰,结果在外面鼓捣得有钱了,连说话声音都变响亮了。”

    于岩在一旁听,秦方远的同学操着家乡土话,她听不懂,一会儿看着秦方远,一会儿看着他的同学们。

    一个在省城工作的同学也赶过来了,开着单位的公车,奥迪A6。这位小学同学姓陈,武汉大学毕业,在武汉做外贸,也是经常出国,算是见过世面的。

    他开着秦方远的玩笑:“你这留洋生,怎么穿的好像旧T恤啊?这什么牌子?没牌子啊,你竟然也穿地摊货?!”

    看着他惊讶的样子,于岩很好奇,就问秦方远,秦方远用英文如实地翻译给于岩听。

    于岩就乐了,这是J.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