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是个龇牙笑的海绵宝宝,蒋迟昼帮她拿着,他微微弯下腰,靠近她,一字一句地说:“娇娇,你看,一切都是真的,电玩厅是真的,你手里的娃娃是真的,海绵宝宝是真的,在你面前的我,也是真的。”

    一切都不是虚妄,不是镜中花水底月,所以,娇娇,你不要风声鹤唳、如履薄冰,不要担心、不要害怕,要勇敢。

    “好。”梁海茵抬起眼,眸中波光荡漾,她坚定地点点头。

    她那时立誓,此生都要勇敢,绝不能被打倒。

    一年后,她在团里唱到领唱的位置,面对闲言碎语,她丝毫不退怯:“有本事的话,这个位置给你留着,你行吗?”

    少女的脸上尽显果敢与骄傲的锋芒:“不行,就把嘴闭上。”

    Part-08

    昔日在全国风光一时的合唱团,在她十九岁那年宣布解散。

    蒋教授一生操劳,呕心沥血,痴爱音乐,所有人都不知道,他早已患了重病,现在几乎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

    这两年大环境不好,合唱团本就不比从前,蒋教授劳心劳力,仍然无法抑制下滑的势头,待病重到必须卧床休息的地步,蒋迟昼干脆替他做了选择,将合唱团解散。

    “散了就散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蒋教授乐呵呵的,看得很开,“不过,我还有两个愿望,如果能实现,真是死而无憾了。”

    “蒋伯伯!”梁海茵对那个字讳莫如深。

    “小丫头,”他笑得爽朗,“如果不把死亡看成消失,而是看成一种永恒,那就是看得开了。”

    那两个愿望实现起来并不容易。

    梁海茵是他最钟爱的徒弟,他的第一个愿望是希望有更多人能听到她的声音;第二个愿望,他有一个志同道合的好友,多年来在大马士革的一座破旧的教堂里,收养了一些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孩子。他们约定,有朝一日,要在那里组建一支合唱团,录一首歌,就叫《歌唱和平》。

    两个人已经筹划了多年,蒋教授叹了口气,他一生重视承诺,可这次恐怕再难成行。

    这是他心底最大的遗憾。

    “我去吧。”蒋迟昼忽然开口,就像那年在青塘镇,他开口和她说话,长睫毛上有阳光闪动,似乎一切都亮起来。

    梁海茵和蒋教授都愣住。

    这一趟前路茫茫,未知的因素有很多,可为了父亲视若生命的诺言,他欣然前往。

    紧接着,有音乐工作室看中梁海茵的声音,和她签了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