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章


    郑大夫瞪眼:“惯得她那臭毛病。”

    没看到人家小元元跟小宝身都已经睁开了眼睛,一人一碗米粉糊糊,吃得香喷喷。

    林蕊笑嘻嘻地抱着母亲的胳膊撒娇。

    哎呀,郑大夫好像瘦了好多,腰比以前细了。

    港镇服装厂刚推出的那个长裙,郑大夫穿了肯定好看。

    林母戳了戳女儿的脑门,咬牙切齿却掩不住笑意:“你就会给你妈灌迷魂汤。”

    宿舍楼下已经有人按汽车喇叭,大家着急忙慌的,拎着包赶紧下楼。

    薛副教授的朋友特地开了辆吉普,刚好将大家都塞了进去。

    等到车子开起来,芬妮才真切地感受到林蕊说的城市之间相距很短,城市内部距离很长。

    尽管司机大叔车子开得又快又稳,可他们从天不亮出发,也足足开到了太阳升得老高,才看到农场的影子。

    这还是大叔一路抄近路的结果。

    停下车的时候,大叔才笑:“对上海人来说,农场其实是另一个城市。”

    林蕊肚子饿得咕咕叫,下车第一件事就是找吃的。

    可等她进入水产养殖基地,看到眼前的场景,顿时惊得连嘴里头的巧克力都忘记往下咽。

    大虾在池水中游来游去,池边栽培床上黄瓜和番茄生机勃勃。

    妈呀,没错,这是198.9年的秋天,现在我们已经有了相当完善的鱼菜共生系统。

    林蕊激动得浑身直打哆嗦。

    那清澈的池中大虾近乎于半透明,那旁边的培养床上,蔬菜青翠欲滴。

    没有一点怪味道,细细的水流,通过漫长的管子,在蔬菜培养床跟池子之间来回循环。

    “这是过滤系统。”薛副教授的朋友言简意赅地介绍,“就是通过这个来实现大虾与植物之间不同的需求。”

    这么大的养殖基地,足足有好几百平方米。

    这么多虾,这么多菜。

    原来我们国家在三十年前的现在,已经掌握了科学的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