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收割时,柏恩发现了一个问题。

    她问关承望:“收割机还没来吗?”

    关承望抬着草帽擦了擦汗:“哪年都来得晚,都等邻村收割完了才过来,这里人是舍不得花那个钱的。”

    柏恩叹息说:“还是因为收入太少了,要是能帮助村民将稻米销售出去就好了。你也看见了我们大米的质检报告,不比市面上售卖的那些米差,何不将浮山稻的名气打出去?”

    关承望有些警惕地问道:“你想干什么?”

    柏恩伸手紧了紧草帽帽绳,勾唇:“既然没人做,我们不如自己创业吧。”

    她上个月回宜西,去学校找周平良交自己的论文定稿。

    对方问她毕业以后有什么打算。

    柏恩老老实实表示,她在浮山县呆了太长时间,和周围的人也有了感情,她想先留在那边看着新米上市。

    周平良说:“上市是容易,关键要售卖出去,你们基地负责人有什么想法吗?”

    “现在只是在一个村里做示范,县里面也拨出资金‎大‎­力­‍​支持饶富村宣传销售,但是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有田地,能做到自产自销,导致当地市场很狭窄。不过还是缺少资金,并不容易将产量变成实际收入。”

    周平良沉吟片刻,笑着问她:“那你为什么不自己去创业呢?”

    他的这句话点醒了柏恩。

    关承望听了她这话,还有些不太当回事,“你想得太容易了,想创业,首当其冲就是要资金,你从哪里拉来投资?”

    柏恩干脆道:“这个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你就说你要不要加入?我可是第一个问你的想法。”

    关承望见她神情认真,勉强道:“那算我一个吧。”

    又满脸忧愁地补充:“我可事先说明白,我出不了多少钱,我还攒着钱准备找老婆呢。”

    柏恩呵呵笑了两声,“相信我,这肯定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关承望表示并不相信她。

    拉来了第一位合作伙伴,柏恩心情很好地去找其他几位攀谈,询问他们之后的打算。

    但是显然他们都不像关承望那样容易被说服,相较年轻的几个人表示以后打算进企业工作,至少薪资待遇好一些。而教授拍拍她的肩膀,对她大胆的想法表示鼓励。只有剩下几个农技人员感兴趣,想要加入,但是能筹集的钱也很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