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宋洛不懂老和尚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她对诗词歌赋一窍不通。母亲还在世时只教她跳舞。后来她去了宋府,就跟着其他姊妹一起学女红和琴棋书画。

    当然,她六岁才开始汉字启蒙,所以完全跟不上先生讲课的内容,能识字写字已是不错。先生就连纠正她带着胡语的口音就纠正了许久。

    三妹宋清和四妹宋灵就和她不一样,她们会诗词歌赋,甚至还跟着兄长学了些策论——虽然这与曾经名动天下的贵妃娘娘沉月音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沉月音是户部尚书沉万故的大女儿。

    她与今上是青梅竹马,甚至被特别批准与皇子们一起上学。

    所以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经史策论,对她来说都可信手拈来。

    今上还是太子时,曾与她就治理江南旱灾展开过辩论。今上当时主张开仓赈济,直接给灾民们发粮食。而沉月音提出了以工代赈,让灾民们修建水利工事以换取官府发的粮食,赈灾的同时,降低来年旱灾发生的概率。最后,先帝采纳了沉月音的主张,灾情控制颇有成效。此后这场辩论便传为一则美谈——人们借此称赞沉大小姐同太子颇为般配,先帝是个海纳百川的明君。沉月音写的策论甚至被各个私塾作为范文传授,为天下学子共读。

    毫不夸张地说,沉大小姐是许多年轻的文人墨客心中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他们对沉月音的才华赞叹不已,恨不得将其奉上神座,毕生仰望,却又时不时怜悯地叹息“可惜是个女子,不得入仕”。

    沉大小姐曾一直被冠有“长安第一‍美‎‍​人‍”的称号。

    在她一鸣惊人,才名鹊起之后,她“长安第一‍美‎‍​人‍”的名号便显得不值一提。

    民间一度猜测她会成为未来的皇后娘娘。

    ——“可惜不知为何成了沉贵妃。”当然,这话也只能在心里默默嘀咕了。

    宋洛曾在沉月音举办的飞花宴上见过她。

    那时沉大小姐还没嫁人,不过刚刚及笄,宋洛也才十二岁。

    她是跟着宋大公子去的,宋老夫人说让她去“见见世面”。

    她确实见了很大的世面。

    她第一次参加如此盛大的诗会。

    但她根本不会吟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