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卖就这么做了起来,渐渐也上了路子。

    原本二舅母要跟着二舅舅一起干,帮忙捯饬自家买卖,但他俩不能在一块儿干活,只要一块儿处着,就爱吵架。

    没法子,二舅母只好去了四舅母的废品回收站帮忙。

    现在废品回收站已经改名了,原来的名字太难听,现在叫物资回收站。

    元妮毕业的那一年,卢老又升职了,因为自己有本事有成就,又有卢老做靠山,好些个单位都抢着要元妮。

    但元妮都回绝了,她去了卢老所在的单位,给卢老当助手。

    有人说元妮太傻,明明有机会当龙头的,非要去做凤尾,这是当学生当太久了,连头都抬不起来了?

    听到这些闲话,元妮也不生气,一笑置之。

    有了工作单位之后,元妮正式落户,按照她预想的,落户以后,就用投亲靠友的理由,落下了姥姥姥爷的户口。

    之后就好办了,因着父母的户口在京城,几个舅舅依次把户口迁了过来。

    光忙迁户口的事,就差不多跑了一年,最后连猫蛋狗蛋小雯小雨的学籍都得到了落实。

    他们再也不是借读生,而是学校的正式学生了。

    要论办手续,落户口,陈大勇一家子速度还快些。

    大舅舅的儿子建军没能提干,最后学了一门技术回来,他是城镇入伍兵,有安置卡,可以在城里安排工作。

    但建军没要工作,他会开车也会修车,直接在二舅舅那里入了一些股份,跟着二舅舅干了起来。

    还别说,他这个技术就跟二舅舅的买卖对路数。

    跟陈家人比起来,原来一直顺顺利利的顾超,却是遇到了坎儿。

    他也算是聪明有为的人了,但不管他怎么努力,工厂的效益就是上不去,这已经不是一个人一朝一夕的问题,当然也无法凭借个人力量解决。

    厂子年年不顺,弄的小伙子都有些颓废了。

    其实顾超所在的这家工厂,还算好的,至少能保证基本工资的发放,有些厂子已经发不出工资,濒临倒闭了。

    这个时候人们才发现,曾经以为牢不可破的铁饭碗,其实并不牢靠,濒临下岗的工人惊慌失措,不知怎么办才好?

    有些人依旧在风雨飘摇的厂里守着,还有些人走出去自谋生路,做买卖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大舅母承包澡堂,原本干得好好的,却突然之间多了很多竞争对手,这其中不乏有关系的,搞得她弄丢了承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