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而且小心翼翼。看着试卷上的题目,结合着记忆中的内容,前后比对确定后,才会下笔填写。

    这三日里,李中明打算第一日专门填写贴书,后两日猛攻墨义。按照计划,随着蜡烛的燃烧,李中明饿了便吃携带的干粮,渴了便喝口携带的茶水。就这样勉勉强强熬过了白天,到了晚上,因为已经耗费了很大精神,所以李中明将带来的被褥铺好,将蜡烛吹灭,便安安稳稳的休息起来。

    休息了一夜,李中明起身,听闻着房外传来的新鲜空气和啾啾鸟鸣,此时,在这片晨曦中,一片宁静。展开昨晚收好的试卷,李中明继续着昨天的书写。

    不一会儿,附近的考房也渐渐传来了声响,随着众人,李中明同样使钱,向考差要了一竹筒热水,和着已经凉透的干粮慢慢吞咽着。李中明很快结束完用餐,便继续埋头书写起来。

    相比于进士科的抓耳挠腮,诸科考试虽也会愁眉不展,可是此时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具体知道不知道,就看平日里的功夫有没有下透,如有一点马虎,现在就会有一星半点的错漏,那么在评卷的时候,就会错漏一处,真的是容不得一丝马虎。

    所以虽然时有世人批评诸科考生只会死记硬背,不如进士科考生眼界广博,深思远大。可是试问对诸经的熟练掌握者,缺了诸科考生也是不可。毕竟,对于经典的传承,诸科生所起的作用更大。

    这一日,李中明已经开始书写墨义了。墨义一般最好是按照经书的注疏释义解答,当然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解释,但是对与不对就要看考官的心情了,而以注疏释义解答,则无此担心。

    故而,李中明也是尽量按照经书上的注疏回答,所幸,今日遇到的,李中明都有记得,故而均是按照注疏默写了下来。

    很快天又黑了下来,李中明中间也再次向考吏买过了两次热水,还买了一碗米汤泡着干粮将晚饭对付了过去。明日还有一日,李中明将试卷收放好,就熄了蜡烛,准备养足了精神,明日最后一博。

    一夜安心睡眠,也许是考过两天费了大家很大的心力和精神,甚至能够听到隔壁的阵阵呼噜声。可是,李中明放松下心态,并未受其影响,也慢慢睡了下去。

    一顿好睡后,迎来了第二天的黎明。今日是最后一日。李中明先是趁着环境幽静,头脑清醒,先是答了一番题。然后随着大家要了一份汤面,好好吃了个心满意足。然后便是集中精神,继续答题。

    剩下的墨义,李中明答的很快,因为今天精神很好,也是因为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