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廷刚刚平定天下,百废待兴,经不起这样消耗。

    好在敌军兵力已经不多,所以哪怕只给马超一两万骑兵,最多三万,靠他一人之力,就可以徐徐削平玉门关以内,只是需要再花些时间,急不得。

    这是一项长期工程,就不能急于求成图快,必须以兼顾成本为主。

    ……

    此后半年,刘备在雒阳与民休息,轻徭薄赋,西边的战事也进展得有条不紊。

    马超带着骑兵,趁着天气暖和,在半年内陆续把武威、张掖、酒泉等地拿了回来,敦煌和玉门关也是迟早的事儿。

    曹丕、司马懿二贼,在金城养伤了一个多月,能够上路了,就在五月初的时候,被赵云派兵押送回雒阳,最终在五月底安全抵达。

    曹丕押到之后,自然要被廷尉拉去审判。

    一路上,曹丕和司马懿其实也想过自尽,但赵云都严防死守,哪怕曹丕绝食,他也会让人敲了他的牙齿,然后撬开嘴给他俩灌流食。这样既不用担心半路饿死渴死,也没法嚼舌自尽。

    曹丕受审的过程,没有任何疑问,作为篡逆之贼,最终被车裂那是必然的。

    不过司马懿在最后关头,还想挣扎申诉一下,强调自己的罪孽并没有那么严重,自己只是做了很多其他附逆官员都会做的事情。在曹操篡逆的时候,自己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主要作用,也不是他撺掇的。

    对于司马懿的申诉,刘备不了解原本历史上发生了什么,所以也觉得稍微有点道理。刘备是不理解诸葛瑾为什么对司马懿仇恨值那么高的。

    所以刘备私下里也悄悄问过:“对司马懿如此特别关照,处以重刑,会不会让其他曾经降曹仕伪的士人惧怕?虽然朕如今也不缺人才,但也不可能把那些人都处置了。

    有些人罪恶不大,投之于野任其自生自灭即可。如果他们对朝廷心怀更多怨愤,终究不是好事。”

    刘备说来说去,还是担心那些“明明自己已经不用的山野散人,但还是不希望他们怨恨或过于惧怕朝廷”。

    对于刘备的这一认识,诸葛瑾也只好动用自己多年来在陛下心中积攒起的信用,坚持劝说:

    “陛下不可过于宽仁,司马懿虽没有直接劝说曹操篡逆,但他当初毕竟是协助曹操废除三公、重设丞相的罪魁,也间接害死了三朝老臣赵司徒。

    哪怕陛下只是为了表达对赵司徒的尊敬,要给赵司徒报仇,也该让司马懿灭门!如此,才能肃清天下风气。”

    刘备有些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