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我们从来不缺国际上支持的声音。

    从建国前的艰苦奋斗,到建国后的现在,来自国际各个国家的友好人士,或援助物资,或援助技术,或者直接搬到这里来定居生活。

    有的是为了爱情,有些是为了神秘,有些是为了梦想。

    魏平安负责接待的果然还是曾经在百货大楼有过“一面之缘”的那几个美国大BOY。

    想想也是。

    魏平安这种轧钢厂的工人,要不是跟人接触过,哪有被老外点名随行的可能。

    一般情况下,这群外国友人出行都是有外交部下属外事办安排人员陪同的,一方面是为了翻译,一方面嘛……都懂得。

    魏平安第二天到了指定地点报道。

    当外国人的翻译也不是随随便便的,需要填表,审查,流程很繁琐复杂。

    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刷着绿色墙裙的小屋子,两个干事坐在一边,魏平安坐在另一边,右边那个干事或许是习惯了。

    下意识就拍了一下桌子:“老实交代……”

    把另一个伙计和魏平安,闹了个满脸黑线。

    这一看就是客串的,串台太明显了。

    忙活了大半个上午,赶在午饭前总算是结束了整套流程。

    中午,饿着肚子见到了这个旅游小分队。

    一行七个人,两名中山装男子,上衣四个口袋,左上口袋插着钢笔的那种。

    一个女子,嗯,是个少女。

    眼眸灵动,看脸蛋轮廓,应该是个有酒窝的,但这时脸色却不怎么好看。

    这三人就是京城外事办这个小团队的陪­‌同​‌‎人‌员。

    剩下的就是四个外国青年。

    嗯,看面向……估计应该是青年吧。

    其中有三个都是熟人。

    性子冲动的费迪南德,杜兰大学的多米尼克和艾利奥特。

    有人已经在国庆庆典后返程,这几个是想要再多逛一逛,听之前外交部干事介绍,这几个都是记者身份,留下也是为了搜集点报道素材。

    所以,外交部的要求也很直接,要介绍积极向上的,光鲜亮丽的,遮蔽一些有损光辉形象和幸福生活主题。

    “嗨,伙计们,好久不见。”

    魏平安摆手笑着打招呼。

    就像是看到了老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