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为了多挣点钱,巧樱亲自拿着自己的绢花到硕水城上的花楼售卖。
硕水城在运河边上,有个极大的码头,加上离上京不过百里之遥,来往客商习惯其作为中转站,在此停靠,重新将货物整顿一下,再上京城。往来客商基本手头都有几个大钱,所以硕水城酒楼花楼乃至于暗寮子,都繁华得很。
巧樱是个极其聪慧的女子,她起先只将绢花卖给那些中等乃至偏下的花楼之伎。然后自己隐于硕水城最大的最豪华的“群芳竞艳楼”之下,悄悄观摩那些花魁名妓的妆容、花钿、发型、衣物和配饰等等,暗中记了下来,不断揣摩如何提高自己绢花的式样质量。
待到自己累积到足够的本钱,才去购买质量更好的各式丝绸绫罗绸缎绢纱等材料,根据那些烟花女子的打扮妆容,制出更精致、能搭配得更漂亮、独一无二的绢花,再高价卖给“群芳竞艳楼”的妓人们,获取高额利润。后来为了多挣点钱,又学会化妆。
巧樱凭着帮这些烟花女子化妆、设计造型、搭配精致绢花,每月所得,至少有五六十两银子。
赵喜家挨了两三年苦日子,又发达起来。赵喜家的长子今年十三了,次子也十岁,一家人商议之后,在年头开始动工,盖了三进院落的大宅子,又新购了一百六十三亩良田。那一百六十亩三良田雇佣了几个佃农帮忙打理,今年大丰收,更是惹得赵欢眼红嫉妒。
赵欢早在赵喜摔断腿之前,基本上便是“娶了媳妇忘了娘”,对自己的母亲赵齐氏便只有索取,别无贡献。
赵喜摔断腿之后,赵齐氏不想拖累自己的小儿子,想到大儿子赵欢那里去住,可是被赵欢媳妇赶了出来。赵齐氏一时想不开,差点投了河,是巧樱和几个好心村民,生拉硬拖,好说歹说,愣是把赵齐氏拖回家的。
如今赵喜家红火起来了,赵欢与媳妇孩子乃至孙子便屡屡登门,哭穷哭惨,油米酱醋茶、吃的喝的、旧衣鞋袜乃至于零碎布头,逮到啥要啥,实在没东西可拿,也要借上几个绝对不会还的铜板。
赵齐氏虽恨这个儿子不成器,可毕竟是自己生下来的肉,慈母心肠,怎么也狠不下心不理。
赵喜脾气好,巧樱为人大度,夫妻俩为了多攒些银两,银子都是存到硕水城的钱庄利滚利的,想着家里也没什么大钱能让赵欢顺去,便都不与赵欢一家计较什么。谁料好心没好报,倒把赵欢纵得越发欲壑难填了。
巧樱入冬后,被查出身怀有孕,赵欢便动了坏心思。
自从赵喜摔坏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