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因生在江南的母亲酷爱吃鱼,田坤禾的马褡子里装了满满的鱼,有狗鱼、三道棱子,最让他欣喜的还有被当地人称叫的青黄鱼,实际就是中华鲟的一种,个个都有两三公斤重。

    风尘仆仆回到生产大队自己牛圈的家,妻子吉月娥望着一身牧民打扮的丈夫一脸的沧桑和憔悴,她又哭了。

    她在田坤禾怀里羞答答得告诉他一个又惊又喜的消息,她怀上娃了,根据感觉,可能是个带把的男娃。

    好事往往成双,就在年轻的田坤禾激动得再次享受着又当爹的感觉时,汪凌告诉他一个喜讯,眼看着寒冬逼近,田坤禾一家老少居住的牛圈无法过冬,生产大队让他一家老小暂时搬进放饲料的库房里居住。

    这排饲料库房以前是驻扎在广仁公社的某部队的马料房,是用厚达半米的黄土夯实的墙体,大腿般粗的檩子,檩子上铺的草席上了一层厚厚的房泥,是个冬暖夏凉的好住处。

    田坤禾携老带小的,带着一家老少十口人住进了这厚重扎实的饲草料房,双手抚摸着厚实的黄土墙,田老太太露出久违的笑容。

    搬进饲草料房没几天功夫,田坤禾的大哥田坤树、二哥田坤鹏、妹夫庞杰带着家乡的介绍信也千里迢迢寻来,在广仁公社相聚。

    这是田家一家老少在江南分离两年多,背井离乡,赶赴天山,终于团聚在祖国最西北广袤而荒凉的土地上。

    田坤禾随同牧业队的牧民们第二次给牲畜转场,将牲畜赶往果子沟的春秋牧场回到广仁公社后,按照第二生产大队的安排,开始在公社西边那排废弃的老牛圈盖起了自己的家。

    家里有了男人,田家的娘子军有了依靠,开始发挥各自所长来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挣工分。

    会缝制衣服的张花在饲料草房给各族社员缝制衣服,社员们来取衣服时会拿些鸡蛋、窝窝头、牛奶啥的送给她聊表谢意。

    田老太太和女儿田坤蓉每逢社员家遇到红白喜事时,娘俩配合着当大厨,剩余时间参加农田劳动或编制草席挣工分。

    身怀六甲的吉月娥也不甘示弱,天天顶着倒扣锅底般的大肚子参加生产队的劳动,身材矮小的她让人第一眼就看到她大的吓人的肚子,而往往忽视了她绝美的容貌。

    体弱多病的赵杏在家照应妯娌和小姑子的孩子,顺便教他们识文断字,一家人分工合理,没有一个闲人。

    田家四个大老爷们守护着自家的女人,让一直凱觑田家女人美色的张西林无处下手,天生怯弱的他也没那个胆量下手,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