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望着台下那一副副充满期待和鼓励的目光,南秉怀的双眼又一次模糊了,立即起身向台下来了一个近九十度的大鞠躬。

    接下来的事情,南秉怀将于FAST项目的另一位负责人李德全商讨组建团队的事宜。参加会议的许多科学家都踊跃报名加入这个技术公关团队···

    南秉怀干脆把筛选工作交给了李德全,而自己要踏下心来,进行绘制图纸——

    当然,这项蓝图的绘制也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南秉怀不得不在紫光天文台的自己的工作室里夜里继日地构思蓝图。这是他作为工程项目首席科学家应该承担的使命。不过,为了让这项‘天眼’工程建设完美,他也听取了陆续加入的科技精英们的意见,在蓝图上增添了诸多元素,要让未来的中国‘天眼’不仅仅看得最远,而且分辨得更清晰。

    团队的技术骨干朱煦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天文博士,对外空间的研究理念有独到之处,也得到了南秉怀的赏识,并提拔为团队的中间力量。他在参与蓝图绘制过程中,大胆地提出:“南教授,如果在咱们的‘天眼’上加入RS-76旋脉晶体管,会让我们的‘天眼’分辨出外空间的暗物质,达到从宏观世界探测微观世界的功能。”

    南秉怀点点头,同时又眉头微蹙:“可惜,我们国家并没有生产RS-76旋脉晶体管的厂家,如果把它列在图纸上,那会在后来的施工过程中陷入两难处境的。”

    朱煦微微一笑:“南教授还是把它列上去吧。毕竟,距离施工前,还有一段很漫长的路要走。我们到时总会想出办法的。”

    “可是···我们必须在之前落实这种特殊的晶体管呀。”

    朱煦思忖道:“由于这种晶体管作用特殊,目前世界上只有F国有能力生产,并用于一种人体医疗器械上。我在该国学习工作多年,结识很多各界的朋友,希望通过他们的帮忙,争取可以采购到这种元件。”

    南秉怀眼睛一亮:“那好,你立即联系他们,争取尽早落实这种特制的晶体管。”

    “好的,您就等我的好消息吧。”朱煦欣然是联系采购RS-76旋脉晶体管的事项了。

    南秉怀等朱煦起身离开后,经过深思熟虑,当即吩咐年轻的助手:“小李,立即把这种晶体管元件加入到电脑里。”

    这名助手叫李湛,还不到三十岁,但却是电脑方面的天才。南秉怀就是利用他这个特长,让他专门通过电脑来绘制FAST蓝图的庞大工程。

    李湛一边在南秉怀指导下进行电脑列装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