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对,你上手还挺快的,就是这样。”
水牛十分温顺,咀嚼着青草,长而浓密的睫毛让它看起来很无辜,无论夏芜怎么摸它,它都乖乖的。
夏芜的亲力亲为让大家都放心很多,几十头牛价值将近一百万,可不是个小数目,就算不提钱,这么多牛也是无辜的。
今日份的奶已经挤过了,没有小牛在,母牛不挤奶也会胀奶,所以每天都要按时按量地挤。
这么多头牛夏芜一个人肯定照顾不过来,目前她是打算在村里招养牛的熟练工,而且牛数量多,挤奶都是一个重活,一两个人肯定不行。
江寻对夏芜的山头非常感兴趣,他打算在这里多留两天,顺带还可以指导夏芜养牛事宜。
老郑在山头逛一圈,眼神里满是羡慕,“你个小姑娘还挺厉害,把这么大的山头搞的井井有条,靠什么挣钱?”
夏芜把自己的盈利点都给老郑讲了,老郑来之前她就听说过老郑牛场最近遇到的事情,两人同为三农人,挣得都是辛苦钱,知道市场没需求,东西只能烂家里的痛苦。
夏芜的山庄能挣钱,主要还是打通了市场,视频账号一做,链接一挂,摆脱了卖货的旧模式,更加高效直接。
“现在城里很多孩子都没体验过乡村生活,设置出来一部分区域作为亲子互动区,给城里人一个体验机会,这样也是不错的,一方面他们能够看见你的种植是绿色无公害的,另一方面,他们有参与感,回购率也会高。”
夏芜侃侃而谈。
老郑皱眉沉思,他好像想到了破局之法。
“有道理,说的非常有道理,我有点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老郑十万火急,恨不得赶紧回去把脑子里的想法变为现实,“其他的咱就不多聊了,牛我给你送来,有什么事你微信联系我,小姑娘创业不容易,我给你包半年售后,以后咱们多交流交流经验。”
夏芜一听,乐了。老郑是个爽快人,她伸手和老郑握手,“谢谢郑大哥。”
老郑叫老郑,可他不老,今年才38岁,叫一声大哥没问题。
老郑走了。
防疫站和畜牧站的工作人员也走了,临走时还从夏芜的山头买一些蔬菜瓜果带回去,夏芜没收他们钱,想着以后肯定还有麻烦他们的时候。
夏芜买牛的过程很顺利,和江寻脱不了干系。
夏芜知道江寻的职业,他留在这里帮夏芜看牛只是顺带,其他应该是想到附近山里做环境监测,夏芜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