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识地摩挲玉镯。

    捂了十八年的烂肉,任凭如何粉饰,终究挡不住恶臭味远扬!

    8

    外祖家世代经商,各业皆有涉猎。

    尤其丝绸生意,几乎遍及全国。

    娘亲名唤许琳瑶,是家中独女。

    娘亲畏寒怕热,外祖父寻来羊脂玉铺在娘亲卧房,又用和田玉为娘亲造了一间浴室。

    娘亲就这么如珠如宝地长大。

    她及笄那年,朝廷推行粮田改桑田的国策。

    大苍建朝二百余年。

    早已不复百年前的欣欣向荣。

    各个方面的发展停滞不前,已显疲态。

    国库常年亏空。

    为弥补,上面的人决心推行国策。

    只因桑田的收成要比粮田高五成之多。

    但百姓又不全是桑农。

    粮田的农民没有地,哪还有活路。

    自然而然地,遭到农民的阻挠。

    半年、一年,时间不等人。

    国策迟迟推行不了,乌纱帽和人头都得丢。

    此时,京城来了人。

    为他们带来一个好主意。

    官府之人本想与外祖父合谋。

    他们毁堤,外祖父出粮,收上来的田产出的丝均由许家的织机织造。

    许家也能从中获取巨大的利益。

    在他们看来,这本是个两全其美的好事。

    但外祖父能守住许家,自然也有他的眼界和手段。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百姓仅仅活着,就已经太难了。

    外祖父稳住来人,偷偷将此事上报。

    却等来了抄家。

    9

    外祖家被抄之后,他们用那些钱提前低价收购了附近省份的米粮。

    有了米粮,他们又毁了堤坝。

    灾祸面前,米粮才是金子。

    民以食为天。

    为了这口饭,百姓没了田地,没了妻儿,没了性命。

    大水退去,富商赚得盆满钵满,官府老爷吃得油光满面。

    露出万民哀鸿遍野。

    可这只是个开始。

    尝到了甜头,谁又肯轻轻放过。

    下民易虐,上天可欺。

    曾经的富庶之地,已然是无数人的埋骨之乡。

    江南暴乱只是个幌子。

    有人要撕开温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