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章

    魏昌傲蹲在泥堆旁,双手熟练地揉捏着黄泥。初夏的阳光透过院里的老槐树,在他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滑落,他却浑然不觉,全神贯注地盯着手中的泥坯。

    手腕再沉一点。父亲魏友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打灶不是捏泥人,力道要透进去。

    魏昌傲咬了咬下唇,按照父亲的指示调整手势。他今年十六岁,跟着父亲学瓦工已经五年了。魏友仁是方圆二十里有名的打灶师傅,经他手打出的灶台,发火快、省柴火,连县里的厨师都慕名而来。

    爹,为什么咱们家的灶比别人家的好烧魏昌傲一边揉泥一边问道。

    魏友仁蹲下身来,粗糙的手指在泥坯上轻轻划过:泥要揉够三百下,里面不能有气泡。灶膛的弧度要像...他顿了顿,似乎在寻找合适的比喻,要像你娘年轻时候的腰线。

    魏昌傲噗嗤笑出声来,手上的泥差点掉在地上。父亲很少提起母亲,这个突如其来的比喻让他既惊讶又温暖。

    笑什么魏友仁板着脸,明天刘家要起新灶,你跟我一起去。这次你来打灶膛。

    魏昌傲眼睛一亮。这可是父亲第一次让他负责关键部分。他重重点头,手上的动作更加卖力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父子俩就推着独轮车出发了。车上装着打灶用的工具和提前准备好的泥料。刘家在十里外的张家村,要翻过两个山坡。魏友仁走在前面,背影在晨雾中显得格外挺拔。

    爹,我听说城里现在有卖铁灶的,比土灶好用。魏昌傲喘着气问道。

    铁灶魏友仁头也不回,那东西费柴火,炒出来的菜还不好吃。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错不了。

    魏昌傲撇撇嘴,没再说话。他总觉得父亲太固执,对新事物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

    到了刘家,魏友仁和主人寒暄几句就开始干活。魏昌傲按照父亲的指导,仔细地塑着灶膛的形状。他的手很稳,泥坯在他手中服服帖帖,渐渐呈现出完美的弧度。

    昌傲这手艺见长啊。刘家老爷凑过来看,啧啧称奇,老魏,你后继有人了。

    魏友仁哼了一声,脸上却掩不住得意:还差得远呢。

    灶打好后,刘家媳妇迫不及待地试火。柴火刚放进去,火苗就呼地窜起来,锅里的水不一会儿就开了。

    神了!刘家媳妇惊叹道,比原来的灶快了一倍不止。

    魏昌傲看着跳跃的火苗,心里涌起一股成就感。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了父亲为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