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算法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我们测试过很多次...

    那你说说算法的核心原理是什么陈董追问道。

    陈浩彻底愣住了。

    他根本不懂技术细节,平时都是我在做,他只负责汇报。

    现在要他临场发挥,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个...核心原理比较复杂...

    涉及到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处理...

    他说得越来越没有底气,声音也越来越小。

    台下的同事们面面相觑,有人开始怀疑。

    就在这时,我站了起来。

    陈总,要不我来帮您演示一下

    毕竟我参与了部分开发工作,对系统比较熟悉。

    陈浩如获大赦:好,好的,林深你来。

    我缓缓走上台,接过了演示的控制权。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我输入了正确的操作指令。

    系统立刻恢复正常,推荐算法完美运行。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太厉害了!这个推荐精度简直惊人!

    我们公司要发财了!

    但我并没有结束。

    4

    各位同事,刚才陈总的演示确实出了一些小问题。

    我接过话筒,声音清晰地传遍整个会场。

    其实这个算法的核心原理,我可以简单解释一下。

    陈浩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他想要阻止我,但已经来不及。

    首先,我们使用了协同过滤算法,结合用户行为数据...

    我开始详细讲解技术细节,每一个参数、每一个公式都说得清清楚楚。

    台下的技术人员听得入神,纷纷点头赞叹。

    原来是这样实现的!太精妙了!

    这个算法设计思路真是天才级别!

    而陈浩站在一旁,汗如雨下。

    所有人都能看出来,真正懂技术的是我,而不是他。

    林深,你讲得很好。陈董的语气意味深长,看来你对这个项目贡献很大啊。

    我故作谦虚:应该的,团队合作嘛。

    不过我想澄清一个小误会。

    全场突然安静下来。

    我掏出手机,打开了一个文件夹。

    这里是算法的原始设计文档,包括所有的开发日志。

    大家可以看到,从最初的设计思路到最终的代码实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