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么遥远和不真实。我强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强迫自己坐到电脑前,手指因为紧张和恐惧而有些僵硬。

    开机,登录内部资料库。我深吸一口气,在搜索框里飞快地敲下陈小雨三个字。

    瞬间,几十条相关报道和资料条目跳了出来。大部分是我自己写的,还有一些是其他同事跟进的消息。我快速地浏览着,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每一个字。车祸现场、家属悲痛、警方通报、嫌疑人锁定、李国强自首、庭审判决……这些流程性的报道如同快进的电影画面在我眼前闪过。赔偿金额:三十万元。判决书号清晰在列。

    我的鼠标停在了一篇不起眼的后续短讯上,发布于判决后大约半个月。标题很简短:《雨夜车祸受害者家属获社区帮扶》。内容寥寥数语,大意是街道办为失去独女的陈小雨父母申请了困难补助,并组织社区志愿者提供心理疏导等。没有提及赔偿金。

    这很寻常。法院判了,后续执行是法院的事,媒体一般不会盯着报道。但这恰恰是我忽略的盲点!

    我立刻调出法院的公开文书系统,输入那个判决书号。判决书详细列明了李国强需赔偿原告(陈小雨父母)各项损失共计三十万元整。执行状态栏显示:已申请强制执行。但执行结果……空白。没有显示款项是否到位!

    我的心猛地一沉。有问题!绝对有问题!

    我抓起桌上的电话,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凭着记忆和资料库里的信息,我拨通了陈小雨家所在街道办事处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个声音有些慵懒的中年女人。

    喂,你好,东湖街道办。

    您好!我是都市晚报的记者王远,我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稳专业,想了解一下一年前‘雨夜车祸’受害者陈小雨父母的情况,尤其是那笔法院判决的赔偿金,社区这边有了解是否落实到位吗我们想做个人文关怀的后续报道。

    陈小雨电话那头的声音顿了一下,似乎有些意外,随即叹了口气,唉,那对老夫妻啊……命太苦了!女儿没了,那笔赔偿金……好像一直没拿到吧老陈(陈父)跑法院、跑执行局,腿都快跑断了!听说那个撞人的李国强,名下啥财产都没有,就是个穷光蛋,法院也执行不到钱!后来……后来老陈家的,就是小雨她妈,受不住打击,精神就垮了……唉!

    垮了我的心揪紧了,那后来呢她母亲现在……

    后来女人的声音带着一丝唏嘘和沉重,哪还有什么后来啊!大概……大概是判决后三四个月吧记不清了。有一天,有人发现她……她从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