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4章

    就连知道内情的吴城都张大了嘴巴,这个沈伟搞什么,改革方案不是靠字数取胜,重要的是质量。

    这就是我们编制的车间试点改革方案,有些地方还不成熟,请各位领导和同仁多提宝贵意见。

    齐云鹏和吴城下意识翻开,并迅速看完了第一页。

    嗯写得还挺像那么一回事,一点也不像是临时抱佛脚抄书抄来的。

    而且非常有逻辑,一条条一项项,有理有据,绝对不是泛泛而谈。

    沈伟同志还是做了充分准备的嘛。

    主持会议的刘舜脸都绿了。

    他是当过厂长的,知道国企发展瓶颈的症结在哪。

    沈伟编制的方案中,提到了这些症结不说,还提出了解决思路和具体办法,比如打破大锅饭,联产计酬等等。

    不好,上沈伟的当了。

    原来他给省经委写汇报材料,早就有了改革方案。

    他抬头看向张二铎,但见张二铎此时眉头紧锁,估计也看出了沈伟的门道,心情跌入了低谷。

    各位领导、同仁,有人说我沈伟是技术出身,不懂改革。沈伟的声音再次响起。

    但我儿子曾经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机械厂的病根不在设备,在人!

    现在工人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技术骨干被埋没,混日子的人反倒安稳。这样下去,再好的设备也救不了厂子。

    我听说大毛有一家远东机械厂,他们生产技术落后,工人没有积极性,整个厂子死气沉沉,我可以断定,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得破产。

    我们虽然学习的大毛模式,但不能走他们的老路,要想让厂子活,只能打破大锅饭,更要引进高科技人才。

    一席话说完,会议室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大家眼里的狐疑早已不见,都开始竖起耳朵认真听,没有人再认为沈伟的改革是瞎折腾。

    沈伟看了台下的沈平章一眼,顿了顿后,继续说。

    大家手里的改革方案,可以带回去慢慢看,我在这里简单汇报一下,其实就是四步。

    齐云鹏的钢笔在笔记本上沙沙作响,快速记下沈伟说的要点。

    吴城也赶紧记录,为了能追上沈伟的节奏,字迹甚至非常潦草,只有他自己认识。

    沈伟继续说道:第一步,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按产量、质量、技术难度分级打分,每月公示榜单,前10%涨工资,后10%降奖金。

    第二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