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曹国公准备的时间更长。
是从好几年前,就一直卯足劲儿,想要打倭国。
暗地里,收集了众多倭国的资料,做出了各种准备。
胡惟庸为之一滞。
又道:“上位,当年元朝忽必烈时,曾三次攻伐倭国,大张旗鼓。
以元朝兵马之盛,且三次铩羽而归。
陛下不可不防,大意不得。”
朱元璋摇头:“这些曹国公早已经研究透彻了。
主要是因为忽必烈接连三次,选择的都是海上最容易刮大风之时出的兵。
遇上风暴再正常不过。
三次铩羽而归,不是说倭国难打。
而是海上行船危险。
只要避开了风,区区倭国不值一提!”
“上位,我大明如今财用不足。
西南梁王未平,北面北元王庭未灭,东北那边的纳哈出,也同样还在。
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
倭国国小民穷,距离又远,根本不足成为我大明的威胁。
哪怕有倭寇骚扰沿海,也不过是疥癣之疾。
不用大动干戈。
这等化外之地,打起来有风险。
就算是能打下来,又得不到什么东西。
得不偿失。
不若先等上一等。
等到把西南梁王,北元王庭这些都给解决后。
有余力了再去攻打倭国。”
胡惟庸是真的不赞同朱元璋去攻打倭国。
除了他所说出来的这些理由,以及这一次朱元璋攻打倭国,没有给他商议,透露丝毫风声外。
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
那就是他这边,曾暗自与倭国那里的怀良亲王,多少有些联系。
“丞相你又说错了,倭国那边国虽小,民虽穷,但是却很富裕。
那里,可是有着大量的金银。
咱此番让曹国公前去攻打倭国,除了要报仇雪恨,一举解决沿海倭寇袭扰的问题之外。
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也是为了开采金银。
把倭国那边的金银,给弄到我大明来。
这一次,不仅不会劳民伤财,反而还能够得到巨大的好处。
我大明的钱财不足的问题,将会得到一个彻底的解决。
听了朱元璋的话,胡惟庸多少有些呆愣。
一时间都有些怀疑,皇帝是不是傻了。
是从好几年前,就一直卯足劲儿,想要打倭国。
暗地里,收集了众多倭国的资料,做出了各种准备。
胡惟庸为之一滞。
又道:“上位,当年元朝忽必烈时,曾三次攻伐倭国,大张旗鼓。
以元朝兵马之盛,且三次铩羽而归。
陛下不可不防,大意不得。”
朱元璋摇头:“这些曹国公早已经研究透彻了。
主要是因为忽必烈接连三次,选择的都是海上最容易刮大风之时出的兵。
遇上风暴再正常不过。
三次铩羽而归,不是说倭国难打。
而是海上行船危险。
只要避开了风,区区倭国不值一提!”
“上位,我大明如今财用不足。
西南梁王未平,北面北元王庭未灭,东北那边的纳哈出,也同样还在。
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
倭国国小民穷,距离又远,根本不足成为我大明的威胁。
哪怕有倭寇骚扰沿海,也不过是疥癣之疾。
不用大动干戈。
这等化外之地,打起来有风险。
就算是能打下来,又得不到什么东西。
得不偿失。
不若先等上一等。
等到把西南梁王,北元王庭这些都给解决后。
有余力了再去攻打倭国。”
胡惟庸是真的不赞同朱元璋去攻打倭国。
除了他所说出来的这些理由,以及这一次朱元璋攻打倭国,没有给他商议,透露丝毫风声外。
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
那就是他这边,曾暗自与倭国那里的怀良亲王,多少有些联系。
“丞相你又说错了,倭国那边国虽小,民虽穷,但是却很富裕。
那里,可是有着大量的金银。
咱此番让曹国公前去攻打倭国,除了要报仇雪恨,一举解决沿海倭寇袭扰的问题之外。
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也是为了开采金银。
把倭国那边的金银,给弄到我大明来。
这一次,不仅不会劳民伤财,反而还能够得到巨大的好处。
我大明的钱财不足的问题,将会得到一个彻底的解决。
听了朱元璋的话,胡惟庸多少有些呆愣。
一时间都有些怀疑,皇帝是不是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