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出块刻着字的驼骨,这是俺爷爷的驼骨,他说‘驼铃响,善事长’,俺照着您的《劝善文》,把这句话刻在骨头上了!

    老学究接过驼骨,指尖抚过刻痕:好!等俺把‘驼铃善语’补进新碑,让后人知道,沙漠的风里,也裹着‘善’的字。

    驼队走远时,东边的云里突然传来鹤鸣。

    两只丹顶鹤从云端俯冲而下,爪间各抓着个竹篮。竹篮里铺着雪山的苔衣,苔衣上摆着三盏铜灯(灯芯是念籽串的),灯旁压着张纸,字是用雪水写的:陈州心灯照雪山,铜灯一盏渡寒僧——雪山普济寺敬上。

    是普济寺的无嗔师父!阿七的银镯映出纸上的字迹,去年俺去雪山,他还说‘这世道,善念薄得像雪’,现在倒送灯来了!

    悟空跳上石墙,望着鹤去的方向笑:看来无嗔那老和尚,也被‘念籽’焐热了心!

    话音未落,南边的林子里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

    二十来个娃从桃林里钻出来,每人手里举着个糖人模(阿牛的模子翻的),模子里的糖人还没凝固,却已能看出形状:有的是茶碗(王阿婆的陶壶样),有的是药篓(秀儿的竹篾纹),有的是石碑(老学究的刻痕)。领头的小娃跑过来,举着个心灯糖人喊:牛叔叔!俺们用您的模子吹糖人啦!村头的瞎眼阿公说,糖人的甜,比他年轻时卖的蜜还浓!

    阿牛蹲下来,帮小娃擦脸上的糖渣:好娃!等糖人凉了,给阿公送碗糖水——他要是问甜从哪儿来,就说‘是陈州的善念,甜了咱的手’。

    小娃歪着脑袋想了想,重重点头:甜了咱的手,就能甜别人的嘴!阿公说,这叫‘甜传甜’!

    众人被逗得直笑。笑浪裹着茶棚的热气、糖人的甜香、药草的清苦、驼铃的深沉、鹤鸣的清亮,在陈州城的上空撞成团,惊得念生草的金铃叮叮咚咚响成了曲儿。

    师父,阿巧的光团钻进琉璃心灯,您看!焰心里的‘善’海,又大了一圈!

    众人凑近灯焰,果然见焰心的影像变了:东海的渔村里,春枝婶子的念籽发了芽,芽尖的金铃惊飞了一群海鸥;雪山的普济寺外,无嗔师父的铜灯亮了,灯焰暖化了屋檐的冰棱;沙漠的驼队里,古丽的念生草开花了,花香引着沙狐来舔草叶上的露;桃林的村头,小娃们的糖人模摆了一排,瞎眼阿公摸着糖人笑,手里的空碗里,盛着小娃们喂的糖水。

    这是……‘善’的连锁八戒摸着肚皮感慨,老猪当年在高老庄挑水,只想着‘今日挑完今日事’,哪知道这一担水,能浇出片‘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