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当年替老方丈守灵时的模样)。

    原来……阳间的‘善’,是阴间的灯。唐僧望着这景象,轻声道,凡人做的‘善’事,像灯油;记的‘善’念,像灯芯。油够了,芯齐了,灯就亮了——照得阴间的魂找得到路,阳间的人看得见光。

    众人穿过雾墙时,阳间的晨光正好洒在琉璃心灯上。紫焰被染成金红,像团烧不尽的朝霞。灯焰里映出陈州城的茶棚:王阿婆在沏茶,茶里泡着念籽;阿牛在吹糖人,糖人里裹着念籽;秀儿在配药,药里拌着念籽;老学究在刻碑,碑上印着念籽;小柱儿在教娃们吹糖人,娃们的糖人模里,也嵌着念籽。

    师父,悟空挠了挠耳朵,这灯焰里的陈州,和咱们走时一样,又不一样。

    是不一样。唐僧的虚影笑着点头,茶棚的旗子多了‘心灯’二字,糖人箱的锁换了新的(阿巧的模子刻在锁上),药铺的梁刷了红漆(老茶倌的魂在梁上飘着),石碑的底座雕了莲花(老张头的粥碗纹在莲瓣里)——‘善’的念,在生长。

    众人正说着,前方突然传来哗啦啦的水声。

    是陈州的忘川河——阳间的忘川,与幽冥的忘川首尾相连。河水清得能看见底,河底的卵石上刻着善字(老学究的石碑碎块),水草间飘着念籽(阿牛的糖人模里掉的),水面浮着纸船(王阿婆的陶壶烧的),船里坐着阳间的孩童,正往水里撒念籽。

    阿婆!小女娃举着红肚兜跑过来,孙女儿把‘念籽’撒进河啦!它们会跟着水,流到东海、雪山、沙漠、草原——和您说的一样!

    王阿婆蹲下来,摸着小女娃的头:好孙女儿,等‘念籽’发了芽,你要教它们唱‘茶棚谣’哦——‘茶暖人心灯暖魂,善念种籽渡幽冥’。

    俺教!小女娃脆生生应着,又跑向阿牛,牛叔叔,俺要学吹‘心灯’糖人!您说糖人化了,甜还在嘴里——那灯化了,光是不是还在心里

    阿牛笑着摸出糖人模:是呢!等你学会了,给阴间的小娃吹糖人当灯笼,他们就不怕黑啦!

    秀儿的药童捧着药芽跑过来:秀姨,药草发芽了!芽尖上的金铃,和幽冥的‘念生’草一样响!

    秀儿蹲下来,和药童一起数金铃:一响渡冤魂,二响种善根,三响心灯亮,四响三界春……

    老学究的学生举着石碑跑过来:先生,新碑刻好了!碑头是‘心灯初诞’,碑身是咱们做的‘善’事——张二婶赠粥、李铁牛救婴、王秀才授学……

    老学究摸着石碑,眼里泛着泪:好,好……这些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