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端坐席间,手中长剑横放膝上,目光冷峻。
“王爷,这些乡绅不过是想抬价勒索,或是图谋利益。若不镇压,人心更乱。”
萧牧摆手制止:“不必动武。我自有办法。”
他转头看向桑弘羊:“明日早朝,让所有捐献明细张贴城中告示栏,一笔一划皆透明公开。同时,我亲自巡视各缝衣坊。”
翌日清晨,寒风呼啸。
靖远城东街,一间破庙前搭起了临时粥棚。
人群围聚,喧闹声中夹杂着孩童的哭闹。
一位中年妇人站在案前,正用铁勺盛粥。
她叫李秀娘,丈夫战死沙场,留下她一人抚养两个孩子。
“我家男人为国捐躯,如今王爷不仅没忘我们,反倒亲自施恩,我等岂能不信?”她高声说道,声音虽不大,却字字有力。
“我愿带头缝衣!谁愿意跟我一起干?”
片刻沉默之后,几名寡妇走上前来,接过针线布料。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场面渐渐热闹起来。
有人送来木炭生火,有人搬来桌椅,有人主动帮忙熬粥。
萧牧远远地望着这一切,
他缓步走入人群,脱下外袍,亲手舀了一碗薄粥,与百姓们一同坐在简陋的条凳上,轻声问寒问暖。
“你家孩子多大了?”
“昨晚有没有地方睡觉?”
“衣服够不够穿?”
百姓们看着这位年轻的王爷,眼中有泪光闪烁。
这一刻,信仰值悄然上升至2700点。
系统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当前信仰值:27003000】
萧牧握紧手中的木碗,心底默默许诺:待星将阁升级之后,便是反击之时。
而此刻,鹰眼司已在暗中记录每一笔募捐与支出,只待明日晨曦升起,便将其公之于众。
风雪依旧,但靖远城的寒冬,似乎不再那么冷了。
风雪未歇,靖远城的街头巷尾却已悄然变了模样。
天刚蒙蒙亮,东街告示栏前就围满了人。
一张张写得工整、贴得齐整的布告被钉在木板上,墨迹尚新,字字清晰——“正月十五收募棉布五百匹,来自张记布庄三十匹、李家绸行四十匹……支出明细:发放灾民冬衣四百件、军中寒衣六百套。”
围观者中有老妇、有汉子、也有识字的小厮,纷纷低声念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