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沉默,是宛平县衙的康桥。

    仪门前跪人这事,在魔幻的大明,说怪不怪,说奇也算不得奇。

    如前正德朝,山西巡抚熊绣为求刘瑾庇护,就曾于巡抚衙门的仪门前跪迎刘瑾党羽。再往前一点,还有《英宗实录》中记载的,南京兵部尚书徐恭“具朝服,开南京兵部仪门,跪迎于门外”

    但历来,在这仪门前跪着的人,都是该府衙的东主。

    客人跪在仪门前的事,莫说是见了,听特么都没人听过。

    而不出所料的,这段发生于宛平县衙的小插曲,很快就成了京师之中的笑话。

    有人笑李斌的癫症越来越重了,居然会为了一群盐工打开宛平仪门;有人笑那些盐工,还算乖巧懂事,没敢真走仪门入宛平县衙

    便是那闲得蛋疼的科道风宪,在听闻此事后,都只是哭笑不得,完全没有较真的想法。

    按理说,李斌开仪门,以迎四川赴京盐工的事,肯定是违制了。关于仪门何时开启,《会典》中明确要求过:凡衙门,正门之外为仪门,凡新官到任、迎接诏旨、接待高官,方许开启仪门。

    这四川盐工,非官、非天使。为他们开仪门,李斌程序违规,风宪有参其“紊乱礼制”的义务和责任。

    怎奈这李斌,非常人也

    在那四川盐工并未逾制,官员的权威也没有受到挑战时。参那早有疯癫传闻的李斌,着实是一件好说不好听的事。很容易显得他们科道风宪,不讲武德,欺负傻子嘛!

    同样,也是由于这客跪仪门的事,过于新奇,过于反差

    众人嬉笑嘲弄间,反倒让它的传播度变得比那什么粪便生火更广。

    这不,刚批完一摞奏本的嘉靖,便从身边侍立的小火者处,听闻了此事

    与那不明所以、惯会人云亦云的人不同,一手塑造了李斌癫症的嘉靖,不仅没笑,反而眉眼紧皱。

    虽然很多时候,嘉靖都不理解李斌的做法,但嘉靖却很明白:对李斌这种不按常理出牌,却又“药到病除”的人来说。他们越是反常的举动,往往带来的影响越大整出来的事情,也越大!

    “那些四川盐工可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值得它宛平大开中门?”

    嘉靖思索间,下意识地问起身边的火者。

    而这一问,显然触及到那小太监的知识盲区了。本来这事,他也是听那些出宫采买的同僚们说的,此时说出来,无非是当个笑话给皇帝解解闷子。

    他哪知道细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