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广东行商陈志,叩见知县老爷!”

    当李斌所穿的细缎皂靴,溅起青石板路上的水渍时。那商队掌柜便习惯性地撩起衣摆,膝盖微弯

    陈志不知道那官员的轿子为何停下,但他却清晰地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能求得平安。

    “雨天路滑,免跪!”

    在李斌的视角里,那尖嘴掌柜的声音有些难懂。

    有点像后世的粤语,却又不尽相同。不知道是同一种语言体现在历史年代上的差异,还是那掌柜想要说官话,却又说不标准导致的怪异。

    哪怕听不太明白,但只要看看对方的动作,李斌也大致能猜到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

    抬手表示宽仁后,李斌的脚步径直走向了五辆囚车中的最后一车。

    在那木笼里关着的人,与前四车相比,完全不是一个画风。

    首先就是服装,前四车人,多半脚踏草鞋、木履,身披粗布麻衣。而这最后一车上的女子,则多半披着相当宽大的头巾。头巾包裹着她们的面部,一路沿着腰身下垂

    有点像前世阿拉伯世界的女人所穿的黑纱,又有点像印度女性常穿的纱丽。

    随着李斌的目光看去,这一车内的六个女性。在躲避李斌的目光时,躲闪间,不经意露出了她们耳垂处的一丝猩红

    如果李斌所料不错,那耳垂处的伤痕,极有可能是被人夺去耳坠等首饰时刮出的伤势。

    当然,若她们只有这服装上的不同,那或许不足以引起李斌的注意。

    可如果她们的肤色,并不是印度或者阿拉伯人那种黄色,反而洁白至极呢?

    高耸的鼻梁,碧色的瞳孔,加上自然微卷,有些发红的头发

    这几个特征一结合,这特么不是非常典型的南欧人面孔嘛!

    这还是在1523年的大明吗?

    “这些人是哪里来的?本官看她们,不似那穷苦之人。”

    在皂隶撑着的油纸伞下,李斌颇感好奇地问着身边,淋在雨中作陪的陈志。

    “老爷好眼力,这几个佛郎机人的确不是一般人家。那个年纪最大的,乃是贼首别都卢的妻子,剩下五个小的。两个是那贼首的女儿,一个是从贼疏世利的妻子,剩下几个则不知来源。”

    “那贼首别都卢手下有一千多号人,若放在咱大明,相当一个千总。”

    见李斌似乎对这些夷女有兴趣,陈志习惯性地进入了商人的推销模式。要不是及时住嘴,怕是连“这几个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