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时代的人不必多言:传统的农耕社会,田地产出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加上田地产出,关系王朝稳定,这一块历来都是各朝帝王最为关心的问题。
想对田土动手脚,一般人根本没那个资格。
而在后世人的眼里,明朝商税三十税一,这简直就是朱八八这老农民没见过世面,这才拍着脑袋定出的离谱税率。
说是与民生息,开国时百废待兴,要活跃经济、调动往来。结果却留下了一个天大的窟窿,让那些商贾个个赚得盆满钵满,反倒是让朝廷,穷成了乞丐。
可实际上,谁要是这么想,那就真是太小瞧开局一个碗,最后得天下的朱八八了。
要知道,明朝的三十税一,其税基看的是货值、是营业额,而不是商家最后所得的利润。
这区别有多大呢?
以米粮为例,假设现在行商甲从苏州府以石米四钱的价格,收购了十万石粮食,准备北上运往京师贩售。
在他雇佣的漕船,驶离苏州前,便会先遇见浒墅关。
这雄踞苏州的浒墅关,会征收“船料税”与“货税”。船料税,类似运河通行费。其以船只梁头宽度的长短,为纳税标准。
以载重三百石粮,梁头宽度正好一丈的中型漕船为例,一艘船需交税76文。而一艘这样大小的漕船,在去掉预留损耗的空间后,仅能运粮240石。
想要将十万石粮食,全部运到京师。这行商甲足足需要雇佣四百一十多艘一丈船,一次缴纳的船料税就达32两多。
此外,便是这三十税一的商税:货税。
如果选择在苏州缴纳,因其携带的损耗粮更多的缘故。算上备用的损耗粮,这会行商甲的船队中,存粮总量应为十二万石。
十二万石粮食,市值四万八千两,需纳税1600两。
假设他此时不交货税,仅缴纳船料税,拿到通行证后,一路沿运河北上。
途中他还要经过上新河关、扬州关、淮安关、徐州关、济宁关、临清关等等钞关。随着船队所处的位置,越来越往北,船队中的存粮在减少,但粮食的市价也在上涨。
最后在抵达京师时,如果他一路上都没有交货税,没能拿到完税凭证。那么他想要将自己这十万石粮食,送进京师,就只能在京师崇文钞关缴纳货税。
此时,他的存粮剩余十万石,粮食的市价来到了石米七钱。十万石粮,市值七万两,需纳税2333两。
行商甲很聪明,人脉也很广
想对田土动手脚,一般人根本没那个资格。
而在后世人的眼里,明朝商税三十税一,这简直就是朱八八这老农民没见过世面,这才拍着脑袋定出的离谱税率。
说是与民生息,开国时百废待兴,要活跃经济、调动往来。结果却留下了一个天大的窟窿,让那些商贾个个赚得盆满钵满,反倒是让朝廷,穷成了乞丐。
可实际上,谁要是这么想,那就真是太小瞧开局一个碗,最后得天下的朱八八了。
要知道,明朝的三十税一,其税基看的是货值、是营业额,而不是商家最后所得的利润。
这区别有多大呢?
以米粮为例,假设现在行商甲从苏州府以石米四钱的价格,收购了十万石粮食,准备北上运往京师贩售。
在他雇佣的漕船,驶离苏州前,便会先遇见浒墅关。
这雄踞苏州的浒墅关,会征收“船料税”与“货税”。船料税,类似运河通行费。其以船只梁头宽度的长短,为纳税标准。
以载重三百石粮,梁头宽度正好一丈的中型漕船为例,一艘船需交税76文。而一艘这样大小的漕船,在去掉预留损耗的空间后,仅能运粮240石。
想要将十万石粮食,全部运到京师。这行商甲足足需要雇佣四百一十多艘一丈船,一次缴纳的船料税就达32两多。
此外,便是这三十税一的商税:货税。
如果选择在苏州缴纳,因其携带的损耗粮更多的缘故。算上备用的损耗粮,这会行商甲的船队中,存粮总量应为十二万石。
十二万石粮食,市值四万八千两,需纳税1600两。
假设他此时不交货税,仅缴纳船料税,拿到通行证后,一路沿运河北上。
途中他还要经过上新河关、扬州关、淮安关、徐州关、济宁关、临清关等等钞关。随着船队所处的位置,越来越往北,船队中的存粮在减少,但粮食的市价也在上涨。
最后在抵达京师时,如果他一路上都没有交货税,没能拿到完税凭证。那么他想要将自己这十万石粮食,送进京师,就只能在京师崇文钞关缴纳货税。
此时,他的存粮剩余十万石,粮食的市价来到了石米七钱。十万石粮,市值七万两,需纳税2333两。
行商甲很聪明,人脉也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