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李知县,恭喜恭喜啊!这是官服,牙牌,您收好!”

    “恭喜恭喜,这是敕书,您拿好”

    在常朝散去后,吏部、工部、尚宝司,乃至顺天府等各个部门,可谓是对李斌任宛平知县一事,大开绿灯。

    短短半日功夫,便备齐了李斌上任所需的一切物料。

    其速度之快,协同效率之高,看得李斌叹为观止

    在明代,一个知县上任前,要准备的东西是很多的。

    其必备物品:首先是敕书,也就是任命书,这玩意吏部拟好以后,需要交司礼监批红、用印,再转行人司行人送达。

    其次是知县牙牌,这玩意得新知县从吏部领到部碟堪合后,才能去尚宝司以碟领牌。

    再次是官服,洪武年间官服由朝廷免费制发,后来改为官员自费、自备。如朝服,通常由工部或内府统一制作,但会从俸禄中抵扣“工料费”,而公服、常服则通常自购自备。

    作为附郭京师的京县,宛平有点小小的特权。比如其知县的公服通常由顺天府支官库银代购,相当于单位报销。以及其知县仪仗,亦由顺天府代管,需要时直接从府库拨出,不需要知县额外花钱准备。

    瞧这一整套备料的流程,莫说是在通讯、协调效率低下的古代了。就是在后世,想要“速通”这么多衙门,往往都不是一二日功夫就能够的。

    可在今天,它偏偏就是办好了

    随着从顺天府府库里搬出的宛平知县仪仗,在户部衙门口摆好了架势,李斌离开户部的时刻到了。

    退思堂前的石阶下,前来为李斌送行的同僚不少。

    “去了宛平后,有什么难处,差人来户部言语一声。”

    为首的秦金,冷言冷语地丢下一句保证后,就和前来接自己去宛平县衙赴任的顺天府尹王远离了人群。有了座师的名头在,秦金此时完全有资格说这话。

    要是李斌没猜错,秦金这会拉着王去到一旁,多半也会有点诸如“烦请照拂”之类的说法。

    在秦金离开后,如闫立等同僚,态度上就热情多了。

    纷纷表示,李斌今朝,能够如此迅速的递补到实在官职,这以后的前途简直不可限量云云。生怕李斌心里不平衡:

    毕竟,在得这知县前,李斌就已经顶了罗洪载的差事,可谓是半只脚已经踩进了户部。只等观政结束,以及罗洪载的事尘埃落定。

    只要罗洪载不回户部,无论他是外调、降职还是发边,李斌基本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