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业岗位增加。但岗位增加,是有滞后性的!

    岗位是一定得先让内城各家铺面的掌柜感受到现有人工无法满足顾客需要的压力,以及能看到增加人手后,所带来的可观利润的前景时,才会发生增加的。

    与之相反的是,岗位的缩减却不需要考虑那么多问题。一旦铺面的盈利发生下降,客流量减少。为了节约成本,掌柜们就会开除某些员工,从而减少人力成本。

    于是乎,人口流动,给京师社会结构带来变化的阵痛期,开始出现了。

    对刚刚搬入内城的百姓们而言,生活并不像他们想象中的那般美好:内城的新工作不好找、外城的原工作还可能不保、巡街,净街等杂费开支上升、以及偶尔在内城“冒犯”了贵人后,还得被人责打

    刚刚掏出一笔一两多,近二两银子租金的内城新住户,在最缺钱、以及在初入新环境最缺乏安全感的时候,遇到这一连串的问题。

    压力叠加上升之下,不出意外,是不可能的!

    斗殴事件频发的苗头,暂时还没压下去,偷盗、抢劫等问题又频频发生。甚至这些作案者,还不都是新进内城的人,亦有因外城消费人口减少,而被迫失业的人,此时也加入到了内城的动荡之中,试图浑水摸鱼、乱中取利。

    此时京师南城的治安,一度直追成化年的劣态。就连某些放衙归家的小官,都可能被当街抢掠。

    对于这些乱象频出的情况,京中贵人们可以视而不见。

    正沉浸在赚钱喜悦中的权贵,出行有仪仗、在家有护院,南城的乱子可乱不到他们头上。

    哪怕是那些抢不到脏罚地契的权贵,这会也是人口结构变化的受益方,因为他们在京中的商铺会随着消费人口增加,而营收上涨。

    在这样一个上至皇帝,下至权贵都受益的时刻。

    即便南城察院已经接连上疏三次,言明外城人口涌入的危害,请求暂时停止“浮居客商”登记。也都如同石沉大海一般,奏疏一到通政司,便彻底没了动静。

    眼瞅着南城局势愈发糜烂,且接连三道奏疏都起不到作用。这南城的巡城御史,也是发了狠,第四封奏疏,直接将李斌给参了。

    “你自己好生瞧瞧吧,想好怎么自辩。还有,明日记得着进士朝服,别穿你这身襕衫了,不然又得被参。”

    “晚生明白,请秦师不必多虑。”

    看着手里,那份被秦金从朝会上带回来的奏疏,李斌哭笑不得地点了点头。

    李斌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