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汉阳,可是家中有亲眷在朝堂效力啊?”

    官场有官场圈子的游戏规则,能在这残酷的斗争中,混到三品大员,秦侍郎实干的同时,自然也是一个非常会明哲保身的“老油条”。

    他看出了李斌办事时,习惯性给自己留退路,甚至说,无论事办不办的成,都要先把责任给甩出去的操作思路。

    这种思路、习惯,若是给身在官场外的人来看,固然会觉得不好。

    既不光明磊落,又有怠政懒政的不作为之嫌。

    可在官场这个圈子里,这种做法,反而是一个成熟官僚的“美德”。那些不会这么做的人,反倒像官场背景板,不说是故意被打压,实在是难有多少投资这种人的价值。

    投资这一行为,从始至终都是一个首重风险,再看收益的游戏!

    太过有担当,太敢于担责任的人,是很难在官场里走远的。

    因为你不能保证你经办的每一件事,都做得完美无缺,毫无瑕疵、毫无纰漏。

    但凡有一件事,出了岔子,就可能轻则连累你数年无法晋升,然后一步慢步步慢,最终与那高官厚禄渐行渐远;重则下狱问罪,身死债消

    所以,即便是看出了李斌的小心思,秦侍郎却没有任何不满。反而面露欣慰之色,在将照进单递给身边的书吏,让其将照进单拿去大堂用印的同时,开口与李斌攀谈起来。

    在秦侍郎眼里,李斌是一个非常合格的户部属官:

    西宁茶马账册审计,证明其有胜任户部职位的专业能力;对罗洪载下狱一事的分析,证明其思路清明、才思敏捷,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平日里,虽然接触不多,但每次相见,都能见到李斌那恭谨的态度,丝毫不恃才傲物。

    当这几点品质结合在一块时,秦侍郎内心就已经给李斌打出了高评。结果没想到,今日,李斌又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明明才16岁,明明只是一个初入官场的生瓜蛋子。却在第一次正式办差时,表现得如此老到

    这种本不应该发生在少年人身上的表现,反常的出现了,那就说明,是有人提前教过李斌这些弯弯绕绕的。并且教他的那个人,最次都是衙门里的经年老吏。

    这样一个,有专业能力、聪颖机敏,还深谙官场规则的人,秦侍郎便是再怎么不喜那虚浮之事,也免不了要攀谈几句,多结一个善缘。

    面对这种询问,李斌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实话实说,直言自己出身农户之家。秦侍郎听到这话后,不仅不以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