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李斌斩钉截铁般的命令,本能地令元百户皱起了眉头。

    无论是从文武相轻的角度看,还是从制度设计的角度说,李斌这等文官都没有指挥他们留守右卫的权力。

    可当李斌那句“莫伤俸粮”说出来后,元百户便无话可说了。

    民以食为天!

    在粮食面前,什么文武殊途?什么定制规矩统统靠边站!

    “宋铭,吴靖,你二人,去知会左近诸卫。其余弟兄,拔刀!列战锋!”

    元百户看了一眼李斌,复杂的目光中混杂着一丝认可。

    与此同时,随着元百户的命令,留守右卫的士卒也在各队小旗的指挥下,迅速列队。

    在明军常用的“三才阵”里,去掉“游骑(侦察袭扰)”、“驻队(后队)”,仅保留正面接战的横队队形,拔刀出鞘。

    紧接着,这一个百户所便在一名总旗官的“进”字口令下,一步一步地向着前方乱斗发生处推进。

    与元百户一样,留守右卫的士卒们,面容坚定、步伐铿锵。

    哪怕眼前的骚乱,并未波及到他们,但在看到粮食被毁的那一刻,接战,便不再需要理由。

    粮食安全,就是农耕文明的底线。

    任何触碰到这一底线的行为,都将直接挑起这些士卒们汹涌的战意。

    之前不动,并不是他们怕死。

    而是在突发情况发生时,现场缺乏了一个强而有力的指挥。哪怕士卒们,在看到俸粮被波及、被毁伤时,朴素的情感让他们想要去阻止这一切发生。

    却始终缺了一道命令,这道缺失的命令,让这群习惯了听令行事的士卒们不安,让士卒们犹豫。

    对大运西仓内外的百户官们来说,亦是同样的道理。

    作为百户,这一大明军队中的基层指挥官。

    他们不算缺粮的群体,但也决计到不了堂上官那种,完全不用为生计发愁的地步。

    粮食被毁,或许不能令他们与士卒们一样同仇敌忾,但绝对能刺激到他们的神经。只是在官员的身份下,他们会比士卒们想得更多:比如,责任谁担?

    即便保住了粮食,但万一引得某些人不满,事后要找麻烦怎么办?!

    现在,李斌的一道命令,成功地将责任揽到了他的头上。

    没了担责的顾虑,这帮人瞬间有了反应。

    一道又一道拔刀的声音,从大运西仓内传出。原本只是一个百户所的踏步声,尚且压不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