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五百两的碎银,在烛火的映照下,反射着阵阵绚烂的流光,直刺李斌的双眼。

    在五百两白银的刺激下,李斌的呼吸声,都在这一刻变得粗重了起来。

    “汉阳啊,收下吧。多做几身衣裳、每餐多添几口吃食,等到观政结束后,去了地方,有钱财傍身,你这官儿也当得有底气啊!”

    听着李斌那宛如老牛喘气般的吸气声,郑宏面带微笑地劝说着。

    他早已猜到李斌会是这样的反应,这并不奇怪。

    毕竟,观政进士,享受正八品待遇,月俸65石,其中八成发本色,也就是正儿八经发米52石,另外两成则发折色(即银、钞等)。

    正儿八经的本色部分,不算个人吃喝,这52石米若以如今嘉靖二年的市价出卖,若在江南这等产粮区可换银三两六钱四分;若在京师这种北方地区,增加运输成本后,大约可换四两一钱六分。

    而折色部分,折钞的那波,就不说了

    大明宝钞,擦屁股都嫌膈菊花。

    真正折银的部分,朝廷定制折色率仅为石米六钱。换而言之,折色部分,总计13石米,其中一半折为宝钞,基本等于浪费;另一半,折银,即065石米以石米六钱银子折价,最后得银三钱九分。

    两者相加,再算上偶尔发放的布匹罗绢,仅五两左右。

    而这,就是李斌每月的工资实收。

    五百两现银,还是无法追踪来源的碎银五百两,如果只靠工资,李斌攒十年,都攒不到这么一大笔钱。

    眼见李斌没有答话,郑宏倒也不恼,依旧笑眯眯地蛊惑道:“汉阳是个有本事的,一年后,有我们替你在吏部那边美言几句,外放一个散州知州,或上县知县,倒也不是难事。”

    所谓散州,指的是直接隶属于布政司的州,知州通常为从六品。通常只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或战略要地,如太仓州、徐州等;所谓上县,便是次一级选项,知县正七品,但该县年纳税10万石粮以上,亦属经济强县。

    能外放去这些经济更好的地方,个人生活更便利不说,也更容易出政绩。

    这一下,郑宏可谓是将气力,打在了李斌的七寸之上。

    倒不是李斌这个穿越客贪图享受,盖因,郑宏他们既然能在自己的观政考评上美言,那自然也能恶言。在这种局面下,这都已经不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了,作为地位在吏员之上,官员以下的观政进士

    李斌有点“人权”,但不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