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0两白银不知进了谁人的腰包。

    这特么要搁洪武朝那会,足够八八哥做八十个人皮稻草人了!

    要知道,整个京师户部衙门,正儿八经入流的官儿,都特么没有八十个呢!

    此时已经申时过半,即便是忙碌的户部,此刻也进入了即将下班的节奏当中。经验丰富的老书吏们,忙着将文档收尾,笔墨归位,倒是没功夫搭李斌的话茬。

    好在,李斌的自感自叹,也并不需要什么回应。

    带上审查结果,李斌向外走去。

    在陕西清吏司的班房外间,张、王两位主事不知所踪。去到隔壁,准备找郑郎中汇报稽查结果,结果敲门,也并无人应。

    “李大人,您该去退思堂了。左堂大人,还有其余大人们都在那边呢,之前郑大人特意关照过,说您这边在忙,先不打扰您。”

    一名路过的书吏,仿佛看出了李斌的迷茫,开口提醒道。

    “多谢多谢!”

    微微拱手致谢后,李斌沿着早间走过的路,去到三进院。

    刚一迈过院门,便见得眼前一群“衣冠禽兽开大会”

    或站立于退思堂门前的台阶上,或站于院中甬道旁。三两成伙、成群的互相交谈着,大略听来,几乎与公务无关。其交谈内容和李斌前世下班前,同事们唠的家常别无二致。

    一身素衣的李斌,在这群“禽兽”中格外惹眼。

    “晚生新科观政李斌,李汉阳见过诸位大人!”

    在众人投来目光之后,发问之前,李斌便乖巧地继续自我介绍。

    “新科观政?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不准备馆选的吗?”李斌左近一人,惊疑地开口问道。

    “回这位大人,晚生自感学业不精,就不准备去馆选大考中贻笑大方了。”

    李斌这话,自然是没人信的。

    能入户部,这种等同于后世中央部委般的单位里观政实习,那起步也得是个二甲。

    在中个三甲同进士出身都堪称“鱼跃龙门”的年代,二甲进士出身,要是学后世那样开个公考辅导班(科举),定是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档次,怎么可能学业不精?

    “你这般作为,往后莫要后悔。”

    青袍老官一脸惋惜,甚至颇有几分怒其不争的模样,看着李斌感慨道。

    选拔庶吉士的馆选考试,通常于殿试放榜后一月进行。在馆选考试开始前,欲选庶吉士的进士们,就先要将自己的文章、策论、诗赋等送于礼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