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地反复校对后,李斌发现了问题

    “老刘,看好这些账册,我去找下王主事。”

    “额是,大人,小的一定看好!”

    坐在李斌桌边,本应是查账主力的老书吏,早在半个时辰前,便昏昏欲睡了。

    别说是新科观政进士了,就是许多在户部干了两年、三年的主事、员外,在面对账册时,那都是大眼瞪小眼。除了嚷嚷几句冠冕堂皇的“用心工作”、“务必勤勉”外,就只会“本官一日后就要看到结果”

    至于李斌那拒绝自己帮忙查账的表现,在刘书吏的眼里,不外乎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天真。

    刚刚考中进士,便觉得天地广阔,大有可为。似乎心中有沟壑,出口便是治国策。

    这么多年了,这偌大的户部里,还从来没有一个进士老爷,可以独立完成财务稽核的。

    作为不入流的吏员,老刘倒是犯不着和李斌这个注定是官老爷的人顶牛。反正他想看就看呗,自己无非多等片刻结果这一等,就是一个时辰

    若不是李斌开口,老刘几乎都要睡过去了。

    待到他清醒时,李斌已经走向了用于分割不同科室的屏风处。

    在度支科的办公区里,李斌找到了之前给自己分配办公桌位的王俊良,王主事。与后世职场中的“老带新”类似,观政进士在进入六部、通政司等中央各部时,通常也会有一名老官员充当其“职场导师”。

    “王主事,晚生这边发现点情况。”

    与在秦侍郎的班房时那样,李斌在王主事的办公桌前约一丈远的地方站定。口称“晚生”,态度恭谨。

    观政进士不许称“臣”、不许称“下官”等官员专用的自称,不得僭越官服。《大明会典》中更是明文记有“进士观政,必诣堂官处行庭参礼,违者以‘不敬上官’论处。”,直接将“态度问题”上升到了“行政规范”的范畴。

    容不得李斌不谨慎。

    “噢?汉阳啊,你那边有何异常啊?”

    与李斌的谨慎相反,王主事的态度就随意多了。由于李斌未取表字的缘故,便以籍贯汉阳府汉阳县的汉阳为号,回应李斌。

    “晚生刚刚校验西宁茶马的收支,发现他们的账册有些问题。”

    “是字迹潦草?还是格式不规啊?”

    听到李斌的话,王主事并未太在意。反而规劝李斌:“若是些许凌乱,将就过了便是。毕竟山陕之地,路途遥远,车马劳顿不说,这凭添的人马消耗,那也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