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结构设计部的大门时,部门主任张总工正在审查一份图纸。
小方来了欢迎加入我们团队。张总工放下手中的图纸,热情地迎接我。
这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选择这里,一方面是因为它在抗震设计领域的技术实力,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里有很多重要的工程项目,能让我快速积累实战经验。
给你介绍一下你的搭档。张总工叫过来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工程师,这是李强,我们部门的骨干,有八年设计经验。小方刚毕业,理论基础很扎实,你们正好可以互补。
李强师兄很健谈,很快就跟我熟悉起来。他告诉我,他们刚接到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项目:某市体育馆的抗震加固设计。
这个项目不简单。李强师兄边说边拿出项目资料,建筑建于1985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跨度很大,而且还有大型悬挑看台。按照现在的抗震标准,根本达不到要求。
我仔细看了看建筑图纸。这是一个典型的大空间公共建筑,结构复杂,加固难度很大。跟我研究生期间接触的砖混结构相比,这种大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涉及更多的技术难点。
主要问题在哪里我问李强师兄。
首先是整体抗震能力不足,特别是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可能发生倒塌。其次是局部构件承载力不够,尤其是那些大跨度悬挑梁。第三是连接节点不符合现行抗震构造要求。
李强师兄的分析很专业,让我意识到工程实践的复杂性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在学校里,我们研究的都是相对简单的结构模型,而真实的建筑往往有着各种复杂的约束条件。
那我们的加固方案是什么我继续问。
这正是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加固方法在这种大型建筑上效果有限,我们必须寻找新的技术路线。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和李强师兄泡在项目上,研究各种可能的加固方案。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咨询了多位专家,还实地调研了几个类似的加固工程。
经过反复分析比较,我们最终确定了增设钢支撑+粘贴碳纤维的组合加固方案。对于整体抗震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在关键部位增设钢支撑来解决;对于局部构件承载力不够的问题,采用粘贴碳纤维布的方法来解决。
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技术难题。
比如,钢支撑与原有混凝土结构的连接节点如何设计新增的钢支撑会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如何确保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粘贴碳纤维布的施
小方来了欢迎加入我们团队。张总工放下手中的图纸,热情地迎接我。
这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选择这里,一方面是因为它在抗震设计领域的技术实力,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里有很多重要的工程项目,能让我快速积累实战经验。
给你介绍一下你的搭档。张总工叫过来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工程师,这是李强,我们部门的骨干,有八年设计经验。小方刚毕业,理论基础很扎实,你们正好可以互补。
李强师兄很健谈,很快就跟我熟悉起来。他告诉我,他们刚接到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项目:某市体育馆的抗震加固设计。
这个项目不简单。李强师兄边说边拿出项目资料,建筑建于1985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跨度很大,而且还有大型悬挑看台。按照现在的抗震标准,根本达不到要求。
我仔细看了看建筑图纸。这是一个典型的大空间公共建筑,结构复杂,加固难度很大。跟我研究生期间接触的砖混结构相比,这种大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涉及更多的技术难点。
主要问题在哪里我问李强师兄。
首先是整体抗震能力不足,特别是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可能发生倒塌。其次是局部构件承载力不够,尤其是那些大跨度悬挑梁。第三是连接节点不符合现行抗震构造要求。
李强师兄的分析很专业,让我意识到工程实践的复杂性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在学校里,我们研究的都是相对简单的结构模型,而真实的建筑往往有着各种复杂的约束条件。
那我们的加固方案是什么我继续问。
这正是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加固方法在这种大型建筑上效果有限,我们必须寻找新的技术路线。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和李强师兄泡在项目上,研究各种可能的加固方案。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咨询了多位专家,还实地调研了几个类似的加固工程。
经过反复分析比较,我们最终确定了增设钢支撑+粘贴碳纤维的组合加固方案。对于整体抗震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在关键部位增设钢支撑来解决;对于局部构件承载力不够的问题,采用粘贴碳纤维布的方法来解决。
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技术难题。
比如,钢支撑与原有混凝土结构的连接节点如何设计新增的钢支撑会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如何确保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粘贴碳纤维布的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