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中统一的斗笠,为首的一个背着一柄短枪,背上还有个一尺见方的扁平木匣子。

    几人将马栓在离门远一些的树边,下了马。

    年纪最大的那个,从行囊里掏出烟斗和火折子,蹲在树下狠狠抽了几口,将烟斗磕了磕,起身说:走吧,这比打仗还累呢。

    阮娘子听到马蹄声,已然穿好衣服,拿了柴刀,将俩小子推醒了,等在门后。

    那几名男子停在院子外,并未闯入,只高声叫起来:有人吗是阮二郎家吗

    阮娘子未开门,高声回道:几位军爷何事

    几名男子对视一眼,心知应该是寻对地方了。

    可是阮二郎的发妻林氏我们是和阮二郎同军的。

    阮娘子这才打开木门,让俩小子待在门里,拎着柴刀走到院中。见几人规规矩矩站在院子外,不是歹人,这才走上前开院门。

    可是我家阮二郎要归家了阮娘子望着为首的问了句。

    忽地静了一下。

    风也静,树也静,云也静,无一处不静。

    眼前几人别过了视线,为首的取下了背上的匣子。

    这短短一小会,为首的吴征的心里转了一百种解释,千万种言辞,明明早已想好如何讲,现下却是一个字也说不出,好似字字句句都化作了砂石,哽得他嗓子生疼。

    他要怎么说。

    他能怎么说。

    叫他如何说得出口。

    匣子中是阮二郎的军衣、一双簇新的绣花鞋垫、一个木雕的人偶、饷银、几封阮娘子寄的家书,还有一封没盖火漆的信。

    阮娘子看到鞋垫,便有了猜测,但又觉着不太可能。阮郎身子骨壮实,一看就比眼前这几个能打,他们都能回来,她的阮郎定是升官了。

    这鞋垫,托了人给他捎去的,他上次还与我在信中说好穿,怎么还簇新的这些都是阮郎的东西

    阮二哥没舍得穿,一直放枕头下面拿布包着,只偶尔拿出来看看。

    吴征见避不过了,将匣子往前递了递,哑声道:这是……这是阮二哥的遗物,尸首已是找不回了,只能……只有这些了。

    好似平地里一声惊雷,炸得蒙蒙的天有些令人目眩的白光。

    阮娘子扯了扯嘴角:莫不是……莫不是在玩笑他几个月前还跟我说将要归家的。

    其实阮娘子看过挺多折子戏,每每逢到类似的事情,台上的戏子都是一阵哭天抢地的哀嚎,然后再痛苦咿呀几句,再捧着心口捶胸顿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