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10
距离那场血腥的复仇,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五年。
而我与周深带着安安,在这个南法小镇定居,也已是第十个年头。
我的花店开在小镇最美的街角,名字叫新生。
每天清晨,我推开门,阳光便会争先恐后地涌入,亲吻着每一片花瓣。
周深会为我和安安准备好早餐,然后送已经十五岁的安安去学校。
他如今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建筑设计师,工作室就在家里,我们总能一起吃午餐。
日子像镇上那条清澈的小溪,平缓而温柔地流淌。
安安已经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金色的长发,蓝色的眼睛如同这片土地的天空。
她知道自己是领养的,也知道我脖子上那两个修复好的吊坠里。
住着守护她的哥哥和姐姐她从未追问过那段惨烈的过往。
只是会在每年的那一天,陪着我,在花店里留出两束最美的白玫瑰。
我以为,那些关于中国的、关于陆景琰的、关于血与恨的记忆,已经被普罗旺斯的阳光彻底晒干,碾碎,化作了风中的尘埃,再也无法触及我。
直到那天下午,我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的信。
信封上的中文,像一把生了锈的钥匙,猝不及防地撬开了我记忆的门。
我握着信,指尖有些冰凉。周深从身后走来,握住我的手,用他一贯的温柔和坚定,给了我力量。
没事的,言言,我陪你一起看。
我深吸一口气,拆开了信。信,并非来自任何一个我所恐惧的故人,而是来自那个我曾资助过的孤儿院的院长。
信的开头,是迟来的问候和感谢。
院长说,当年陆氏集团倒台,他们的资助断了,孤儿院一度陷入绝境。
是后来周深以我的名义,匿名捐赠了一大笔钱,才让他们渡过难关。
他们辗转多年,通过一些旧日的慈善记录,才终于找到了我的海外地址。
信里写道:言女士,我们写这封信,并非想再向您求助。恰恰相反,是想与您分享一份喜悦。
孤儿院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已经重新走上正轨,越办越好。
为了感谢您当年的善举,也为了纪念那两个我们从未谋面,却心向往之的孩子,我们用您的捐款,修建了一座小小的图书馆,就以他们的名字命名——‘景行’与‘思言’。
如今
10
距离那场血腥的复仇,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五年。
而我与周深带着安安,在这个南法小镇定居,也已是第十个年头。
我的花店开在小镇最美的街角,名字叫新生。
每天清晨,我推开门,阳光便会争先恐后地涌入,亲吻着每一片花瓣。
周深会为我和安安准备好早餐,然后送已经十五岁的安安去学校。
他如今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建筑设计师,工作室就在家里,我们总能一起吃午餐。
日子像镇上那条清澈的小溪,平缓而温柔地流淌。
安安已经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金色的长发,蓝色的眼睛如同这片土地的天空。
她知道自己是领养的,也知道我脖子上那两个修复好的吊坠里。
住着守护她的哥哥和姐姐她从未追问过那段惨烈的过往。
只是会在每年的那一天,陪着我,在花店里留出两束最美的白玫瑰。
我以为,那些关于中国的、关于陆景琰的、关于血与恨的记忆,已经被普罗旺斯的阳光彻底晒干,碾碎,化作了风中的尘埃,再也无法触及我。
直到那天下午,我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的信。
信封上的中文,像一把生了锈的钥匙,猝不及防地撬开了我记忆的门。
我握着信,指尖有些冰凉。周深从身后走来,握住我的手,用他一贯的温柔和坚定,给了我力量。
没事的,言言,我陪你一起看。
我深吸一口气,拆开了信。信,并非来自任何一个我所恐惧的故人,而是来自那个我曾资助过的孤儿院的院长。
信的开头,是迟来的问候和感谢。
院长说,当年陆氏集团倒台,他们的资助断了,孤儿院一度陷入绝境。
是后来周深以我的名义,匿名捐赠了一大笔钱,才让他们渡过难关。
他们辗转多年,通过一些旧日的慈善记录,才终于找到了我的海外地址。
信里写道:言女士,我们写这封信,并非想再向您求助。恰恰相反,是想与您分享一份喜悦。
孤儿院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已经重新走上正轨,越办越好。
为了感谢您当年的善举,也为了纪念那两个我们从未谋面,却心向往之的孩子,我们用您的捐款,修建了一座小小的图书馆,就以他们的名字命名——‘景行’与‘思言’。
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