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太子和二皇子能肆无忌惮,培植起自己那点儿小势力?

    一切不过是陛下故意放任,想看看咱们这位东宫太子,能否从众皇子里脱颖而出,肩负起庆国神器的重任。”

    “原来如此,相爷那在您看来,这次南北双方贡生士子人数失衡,其中有没有人故意作祟!”

    躬身站在一旁的袁宏道,神态凝重,问出了自己心中一直想问的事情。

    林若甫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只是一声轻叹:“这重要吗?

    十几年来,内库几乎垄断了庆国六七成以上的贸易份额,内库绝大多数工坊,都建设在江南地区,内库就是从江南地区起家。

    江南地区的士绅依靠内库,赚得盆满钵满,就连很多农户都放弃耕田,转身投入内库工坊,成为坊里从事生产的工匠。

    哪怕没有手艺,跟在江南士绅身后,靠着倒卖一点儿内库货物,照样能活得风生水起。

    手里有了闲钱,当然就能让自己子孙不用为生计发愁,专心科举考试。

    要是春闱登科以后,在朝廷里谋个一官半职,接近内库官员,搭上长公主这条线。

    便能让自己家族,在内库中攫取更多利益,赚到更多银钱,长此以往钱权交织下,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江南士绅关系网。

    南方士子在朝廷里有权有钱,时间长了,能够金榜题名的士子人数,自然会逐渐超过北方士子,这也是件无可奈何的事情。”

    说着林若甫神色怅然:“谁家不为儿孙计,家财只为子孙谋!”

    “可这次陛下亲自过问”袁宏道难以置信,难不成这南北士子数量失衡的事,就真的无法解决了?

    “无妨。”

    林若甫出声打断说道:“这件事跟咱们没有关系,陛下想怎么做都是陛下的事,南方士子也好,北方士子也罢,谁又能比谁好到哪里去?

    今年春闱科考,咱们相府没有招揽士子吧!”

    “相爷,前几日有几名贡生,过来给相府递了拜帖,估摸着想搭上相爷这条线。”

    袁宏道说完,林若甫放下手中茶盏。

    “今年谁的拜帖都不要收,已经递来的这些拜帖全都处理了。

    让下面人手脚利索点,把该处理的都处理干净,相府没必要在这个节骨眼上触陛下霉头。”

    林若甫发话,袁宏道不敢耽搁,连忙处理府中收到的几张拜帖,将这些拜帖和礼物悉数退还。

    好在今年会试途中,相府没有跟科场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