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类”
就会成为某些势力的眼中钉。
“福伯,接下来奏折这么写。”
苏策定了定神,继续说道。
“关中之地,历经战乱,地力渐疲。加之近年雨水不均,旱涝交替,农田收成大减。肥沃之田,多为世家大族、勋贵所占,普通百姓能耕种之田,皆为贫瘠之所。”
福伯一边书写,一边眉头微皱,他看着如今蓝田县在苏策治理下,农田水利完备,庄稼年年丰收,实在难以将苏策所言与眼前景象联系起来,但他向来信任苏策,便默默将这些话记录下来。
苏策瞧着福伯书写的模样,心中暗自盘算,自己这般哭穷,顺带还能隐晦地向李世民反映世家勋贵兼并土地之事。
希望陛下能明察,可千万别把自己误当成那些贪腐之臣,牵连进去。
想到这,苏策不禁低声念叨:“陛下啊陛下,您看到这奏折,可要洞察臣的一片苦心呐。”
苏策满意地看了看写了一半的奏折,突然问道:“福伯,咱蓝田县如今户籍之事一直是你在打理,县里现在有多少民户啊?”
福伯缓缓搁下笔,认真思索后答道:“大人,两年前遭蝗灾,县里本有两万余户,百姓逃了不少,只剩八千余户。但自从大人您来了,推行诸多利民之策,招徕流民安置,如今已增至一万五千户左右。”
“嗯……”
苏策沉思片刻,开口道,“那就这么写。”
“百姓历经灾荒,元气大伤,人心思惰。又逢天灾不断,家境殷实者亦资产受损,难以储备丰年之粮。一遇灾荒,便卖儿鬻女,背井离乡,如今县中所剩民户不足万户。”
福伯这次连犹豫都没有,依照苏策所言,一笔一划认真书写。
反正跟着老爷这么久,这类与实情相悖的奏折也写了不少,早已驾轻就熟。
就会成为某些势力的眼中钉。
“福伯,接下来奏折这么写。”
苏策定了定神,继续说道。
“关中之地,历经战乱,地力渐疲。加之近年雨水不均,旱涝交替,农田收成大减。肥沃之田,多为世家大族、勋贵所占,普通百姓能耕种之田,皆为贫瘠之所。”
福伯一边书写,一边眉头微皱,他看着如今蓝田县在苏策治理下,农田水利完备,庄稼年年丰收,实在难以将苏策所言与眼前景象联系起来,但他向来信任苏策,便默默将这些话记录下来。
苏策瞧着福伯书写的模样,心中暗自盘算,自己这般哭穷,顺带还能隐晦地向李世民反映世家勋贵兼并土地之事。
希望陛下能明察,可千万别把自己误当成那些贪腐之臣,牵连进去。
想到这,苏策不禁低声念叨:“陛下啊陛下,您看到这奏折,可要洞察臣的一片苦心呐。”
苏策满意地看了看写了一半的奏折,突然问道:“福伯,咱蓝田县如今户籍之事一直是你在打理,县里现在有多少民户啊?”
福伯缓缓搁下笔,认真思索后答道:“大人,两年前遭蝗灾,县里本有两万余户,百姓逃了不少,只剩八千余户。但自从大人您来了,推行诸多利民之策,招徕流民安置,如今已增至一万五千户左右。”
“嗯……”
苏策沉思片刻,开口道,“那就这么写。”
“百姓历经灾荒,元气大伤,人心思惰。又逢天灾不断,家境殷实者亦资产受损,难以储备丰年之粮。一遇灾荒,便卖儿鬻女,背井离乡,如今县中所剩民户不足万户。”
福伯这次连犹豫都没有,依照苏策所言,一笔一划认真书写。
反正跟着老爷这么久,这类与实情相悖的奏折也写了不少,早已驾轻就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