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可能!”

    “没有最好,不过你倒是和我说说那两首咏梅诗真是你写的?”

    从范冲的书孰出来时已经很晚,赵瑗险些错过了宵禁闭城的时间。

    今日进宫出城两趟虽然忙碌,但是收获颇丰,让赵瑗心里十分满意。

    等到次日大早,鸡还没司鸣,他就起了床,抓着还没去巡铺军当值的裘兴陪他练武。

    裘兴也吓了一跳,自家公爷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兴头。

    大宋向来都是重文轻武,甚至朝中文臣轻蔑武将,能够在朝堂之上骂对方是武夫莽人,也不稀奇。

    这种思想自然是大宋的当家人自上而下带起来的风气,正因如此,赵瑗以往虽然对裘兴十分重视信任,可从没有主动习武。

    最多就是在宫人内侍的陪伴下,学一些强身健体的操练而已。

    但虽然不知赵瑗为何突然对习武来了兴致,可裘兴还是悉心教导起了赵瑗。

    若是裘兴知晓他是因为昨日御书房里把腿站麻了才来的兴致,不知道会不会哭笑不得。

    赵瑗清晨锻炼完,简单沐浴更衣后,便坐上了马车赶在宫门打开供朝臣上朝时进了宫。

    他先去养心殿给吴妃张氏请了安,陪她们聊上了一会儿。

    直到听到赵构下了朝,去了御书房后,才赶了过去。

    内侍通传后,赵瑗便进了御书房里。

    好在今天赵构并没有让赵瑗继续站着。

    他让内侍搬来了张凳子给赵瑗,坐在一侧的小桌边上,让赵瑗替他念奏折里的内容。

    这些奏折大多是一些不太重要的弹劾文章或各县呈报上来的税情,有些甚至不过是县官对赵构的问候和恭维。

    赵构让赵瑗自己随便回复那些恭维马屁。

    至于一些奏折的内容,赵构也会时不时向赵瑗提问一嘴,询问赵瑗的看法,并对其加以评价。

    赵构虽然作为南宋开国皇帝,在历史上的评价大多也都是批判。

    但赵瑗不得不承认,赵构作为皇帝还是有着他独到的地方。

    许多赵瑗作为历史系高才生看不出的问题,往往通过赵构的三言两语,就能一针见血的将问题的本质指出。

    那些官员们呈报的各县税情看似平淡无奇,可赵构又总能找到其中一些被刻意隐瞒的信息。

    这样子真的就像是赵构在培养自己的储君一样。

    直到有一份谏书直言国不可一日无相,还请赵构早日重新选立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