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2章

    这孩子......样样都好,就是不爱走正途。

    再看看旁边一桌叽叽喳喳的姑娘们,黛玉、宝钗、探春......一个个都是好的,可惜都是女儿家。

    但也只是叹了一口气。

    小荣国公当年临走时,给贾母指明过道路的。

    朝堂的未来,一定是读书科举之道。

    因此才大力支持贾珠读书,还娶了国子监的李祭酒家的闺女,把自家闺女贾敏,也嫁给了当年的探花林如海。

    所以,她才那般着力地栽培珠儿。

    给珠儿请最好的先生,日夜督促他苦读,好不容易眼看着就要出头了,又费心为他聘了国子监李祭酒家的闺女,书香门第,多好的助力!

    连敏儿,她唯一的嫡亲女儿,不也是嫁给了那年的探花郎林如海

    图的不就是图林家三代列侯之后,还能转走科举正途,想着将来能互相帮衬,让贾家也彻底在文官里扎下根基吗

    谁曾想......珠儿竟那样去了!

    她这颗心啊,当时就像被剜掉了一块。

    贾家在科举这条路上,一下子就断了指望。

    政儿......

    她这个二儿子,看着老实,却不是读书的料,如今在工部混着,一个五品员外郎。

    还是当年老国公舍了老脸求来的恩典,连个正经进士出身都不是,在衙门里说话都没什么响动。

    至于宝玉......

    贾母看着那张精致却带着几分懵懂的脸,更是愁肠百结。

    当初出了贾珠那档子事,她也不敢逼着宝玉读书了。

    科举的路走不通,家里又没个能在武勋里撑得起门面的人物。

    老大袭了爵,可那是个空头爵位,除了领俸禄在家享福,还能干什么

    朝堂上的事,他插得上手吗

    这些年,贾家在军中早就没了人脉,眼看着就要被人忘到脑后了。

    不得已,这才把王子腾给抬了出来!京城里谁不知道

    王子腾能有今天,坐上京营节度使这等要紧的位置,靠的是谁还不是靠着他王家会钻营,把两个女儿都嫁进了贾家!

    要不然他祖上就是一个县伯,凭什么担任京营节度使这等要职

    贾为里,王为表。

    当年,咱们贾家才是四大家族里头一份儿的,连北静王那样的郡王都要给几分薄面,隐隐就是这四家之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