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我观你们或有伤在身,或已可见疲乏,还是快些回返院中休整吧。”

    李静秋还要劝说,一直颇为沉默的黄鹤生却忽然道:“道友既这么说,自是有所把握。”

    “我们修为太低,纵使跟了上去,也未必能够出力,还是不要勉强为好。”

    应阐有些意外,朝黄鹤生点了点头,才道:“如此,先告辞了。”

    说罢,便又轻轻一跃,乘着仙鹤离去。

    王安目送着他离去,啧啧奇道:“这位应师兄,真与你们二人同届?”

    三人之中,其实是属王安进门最早,修为也较高些。

    因此听他口口声声师兄,黄李两人都不免有些违和。

    片刻,李静秋才道:“说是同届,其实还是我跟黄道兄更早些吧。”

    她朝黄鹤生道:“那日在松风坛,齐院师问我们入道院多久,应道兄说他入道院是三十余日?”

    “当时我就十分惊讶,我学了足足一载,才有把握开始炼气,但是应道兄只入道院一月便做到了,后来更是离奇……”

    “李道友。”

    黄鹤生忽然道:“你可知道,应道友修为到达什么境界了?”

    “啊?”李静秋犹犹豫豫道:“上次,道兄说他才炼开二十八窍,想来应该未有变化吧。”

    “二十八窍啊……”

    黄鹤生嗟叹道:“二十八窍!这一年来,我自觉已做到了潜心修持、勇猛精进,也才炼开一十二窍。”

    “如此比照之下,实在令人怅惘。”

    “黄道兄。”

    李静秋认真道:“不可视他人之得,为自己之失啊!”

    “不可视他人之得,为自己之失?”

    黄鹤生怔了一怔,才哑然道:“道友此言……实在昭聋发聩,老道受教了。”

    说罢,他还正色朝着李静秋一礼:“谢道友点醒。”

    “啊!”李静秋不好意思道:“其实我也是有一次,与应道兄同在正源坛听讲之时,偶然听他所说。”

    ……

    应阐倒不清楚,三人背后还有一番议论,不过纵使知晓,想来也是一笑而已。

    他乘着鹤君,向东南而去。

    因是低空飞过,很快便留意到了一些迹象。

    此时尚是晨间。

    四目阴蝠喜阴厌阳,通常不会出没于白昼,所以应阐并没有直接发现此物。

    但是大群阴蝠出没所留下的痕迹,却不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