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房间。陈阿婆仿佛感受到了什么,她将林夏叫到床前,拿出一个包裹严实的布包:小夏,这是我仿照玉佩纹路刻的木牌,这些年我教了那么多孩子做槐花糕,就是希望这份手艺和故事能一直传下去。现在,该交给你了。

    林夏含泪接过木牌,就在这时,玉佩悬浮在空中,与木牌产生共鸣,一道光影投射在墙上,竟出现了外婆和陈阿婆年老时的模样。阿月,阿春,你们...

    林夏震惊地看着光影中的两人。小夏,谢谢你让我们的故事有了新的生命。

    外婆微笑着说,其实当年我离开后,一直想回来,但种种原因没能如愿。现在看到槐花巷的新生,我们终于放心了。

    光影消散后,陈阿婆安详地闭上了眼睛。葬礼上,整个街区的人都来送行,学徒们捧着亲手制作的槐花糕,排成一条蜿蜒的长队,如同当年的槐花雨。

    陈阿婆走后,林夏接过了传承的重任。她成立了

    槐香记忆

    公益组织,不仅教孩子们制作槐花糕,还开设民俗文化课,讲述槐花巷的故事。在一次活动中,一个叫小宇的男孩引起了她的注意。小宇对祭坛上的图案特别着迷,甚至能根据记忆画出完整的纹路。

    一天,小宇偷偷告诉林夏,他经常梦到自己站在祭坛上,和许多人一起念着听不懂的咒语。林夏心中一动,带着小宇来到祭坛。当小宇的手触碰玉佩时,祭坛再次震动,一道暗门缓缓打开。门后是一个密室,里面堆满了古老的典籍,记载着关于槐花巷的起源和槐灵力量的真正秘密

    ——

    原来,槐花巷是古代先民为了守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的一处能量枢纽,而玉佩则是开启守护力量的钥匙。

    林夏和小宇将这个发现公之于众,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研究和保护的行列中。在大家的努力下,槐花巷的故事被改编成舞台剧、纪录片,甚至还开发出了以槐花糕为主题的文创产品。

    多年后,林夏带着新一代的传承人站在老槐树下。春风拂过,槐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孩子们笑着闹着,将写满愿望的纸条塞进树洞。林夏看着这一幕,仿佛又看到了外婆和陈阿婆的身影。她知道,旧阁楼里的秘密,已经化作了一颗种子,种在了每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生生不息。

    随着槐花巷能量枢纽的秘密被揭开,平静的生活再次被打破。一支自称国际文化研究组织的团队来到街区,他们装备精良,声称要对祭坛进行

    科学研究。为首的博士戴着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