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为眼前这条路而羞愧。因为走过的、放弃的、坚持的、痛过的,都是她自己。

    那天晚上,她发了一条朋友圈,配图是那张旧乐谱的最后一页,写上几行字:

    有些路,我们走过才知冷暖,

    有些梦,我们醒来才懂代价。

    不再美化我没选的路,

    也不再否定我正在走的方向。

    每条路都通向真实的我。

    有人留言:你怎么突然文艺了

    林舟笑着回复:我刚见了另一个我。

    没人懂她说的什么意思,但她自己心里明白。

    她的梦,不再沉重,也不再遗憾。

    她把那张谱子保存下来,取了个新名字:《双生》。

    2

    幸福的幻象

    父亲去世那天,下了整整一天雨。

    林舟在殡仪馆的告别厅里站得很直,像多年前在大学毕业典礼上的合照中那样。她身边的人都在哭,只有她低着头,像一座被困在水泥里的雕塑。

    等仪式结束,人群散去,母亲坐在椅子上,双手交握着父亲的遗像,不肯松手。

    林舟蹲下去,把一杯热水递给她。

    母亲轻声说:你爸生前常念叨你一个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他怕你老了没人送终。

    林舟没说话,只是望着那口白色的骨灰盒。

    她原以为,自己早已练就了一种彻底独立的能力,哪怕一个人过节、一个人搬家、一个人生病,都可以不发一条朋友圈,不惊动任何人。

    但父亲的死像一块松动的砖,把她一直伪装得很好的钢筋水泥人生敲出了一道裂缝。

    丧事结束后的第三天,母亲留下来住了几晚。

    第一天晚上,她坐在沙发上看着空荡荡的屋子,突然说了一句:你家,好安静啊。

    林舟点头:我习惯了。

    母亲沉默了一会,又轻声说:其实你小时候也特别怕黑……那时候你爸加班晚,你常常哭着喊他回来。

    林舟没接话。

    她知道母亲是在心疼她。但也正是那一晚,当她躺在沙发上听着母亲在厨房洗碗的声音,她第一次产生了一个念头:

    或许,不是我真的不想要婚姻和孩子,

    而是我太久没有体会过陪伴的滋味了。

    她开始失眠,在网上看起那些她曾经一笑置之的30+女性的人生选择文章。

    她刷到了一个视频,是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