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正的力量,不在血脉,而在烧杯与试管的共振。而在焚心窟深处,那座连接两个世界的彩虹桥虽已消失,却在岩浆中留下了新的物质:一种既耐高温又能导电的琉璃合金,等待着被用于即将开启的工业革命。

    当第一滴用两个世界元素合成的永固色染料滴入染缸,水面泛起的涟漪中,隐约可见现代实验室的培养皿与天机阁的青铜蒸馏器重叠的影像。林羽知道,他永远不会回到现代社会,也不属于目前的世界,但这或许就是最好的归宿——在科学与魔法的交界处,在两个时空的染缸里,染出属于自己的,永不褪色的传奇。

    在林羽的精心运作下,苏家的新型布料一经推出,便在整个明月大陆引起轰动。贵族们竞相购买,一时间,苏家的财富如滚雪球般增长。林羽也因此在苏家的地位迅速提升,从一个无人问津的庶子,成为了苏家商业运作的核心人物。

    林羽站在顶楼,看着阿青指挥学徒将新制的水泥(硅酸盐混合物)浇入模具,远处,用蒸汽驱动的帆船正在试航,船帆上绣着融合了齿轮与染料的新族徽。

    三、展露才华入仕途

    随着苏家在商业上的成功,林羽的名声也逐渐传播开来。恰逢女帝为了振兴国家,广纳贤才,举行科举。林羽决定参加,凭借他在现代积累的知识以及对明月大陆局势的深入分析,在科举中脱颖而出。

    第十一章

    策论惊阙

    金陵城的春闱比往年热闹三分,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苏家那位染布神童竟来参加科举。林羽穿着青衫站在贡院门前,袖中藏着用改良造纸术制的活页笔记本,内页记着《盐铁论》批注与现代经济学公式的对照——这是他熬夜将供需曲线分工理论翻译成古文的成果。

    一、墨卷惊风:流水线与井田制的碰撞

    策论考题高悬殿柱:今国库空虚,农商皆疲,若为宰辅,当如何兴邦众考生刚提笔,林羽已蘸墨写下开篇:夫治国如染布,分则力专,合则功倍。他画了幅官营工坊分工图,将农田开垦、匠人培养、商路开拓比作染坊的浸练、调色、晾晒,强调各司其职则效率倍之。

    写到农田改良时,他掏出袖中装着的两株稻穗:左边是普通粳米,穗短粒小;右边是他用窑厂沃土粉培育的金穗稻,穗长粒饱。请考官大人观之,他朗声道,若推行轮作制(水稻与大豆交替种植),辅以化肥法(用草木灰、动物骨粉配比施肥),亩产可增三成。殿内哗然,老学究们拍案斥其奇技淫巧,唯有主考官李大学士捻须不语——他见过镇北王府用苏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