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角习惯性地撇了撇,眼神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诮:郝医生,我们这是在讨论病情,不是在写科幻。讲点科学依据,行吗

    上一次那个心脏不稳定斑块的事情,已经让林子轩觉得匪夷所思,现在又冒出来个能量场

    这简直是在挑战他的医学观!他觉得郝杰不是被雷劈傻了,就是故意哗众取宠。

    连一向对郝杰还算宽容的主任,这次也忍不住皱紧了眉头,脸色变得有些严肃。

    他看着郝杰,沉声道:小郝,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诊断性质直接关系到后续的整个治疗方案,是选择化疗还是手术切除,对病人来说是天壤之别,不能凭感觉!

    我知道,主任。郝杰认真地点头,目光坚定,没有丝毫退缩,但我相信我的直觉。

    读片室里再次陷入了沉默。只有仪器散热风扇的轻微嗡鸣声。

    几秒后,主任长长地叹了口气,看向病人的主管医生:这样,你再去跟家属详细沟通一次,把各种可能性,包括郝医生的这个……呃,特殊判断,都跟他们讲清楚。如果他们最终决定做活检,并且愿意承担风险,那就……按小郝说的位置试试看。

    最终,在家属的犹豫、焦虑和最后一丝期盼中,他们选择做活检。

    穿刺活检很快被安排了。

    介入科的医生虽然心里也犯嘀咕,但还是严格按照郝杰指出的那个能量活跃点,小心翼翼地将穿刺针精准地送了进去,顺利取出了几条微小的组织样本。

    几天后,病理报告出来了。

    主管医生几乎是拿着报告单一路小跑冲进办公室的,脸上的表情混合着震惊、激动和难以置信。

    报告出来了!出来了!他声音都有些发颤。

    呼啦一下,办公室里的人都围了过去,伸长了脖子。

    报告单上,黑色的打印字体清清楚楚,不容置疑:

    [肺腺癌,低分化,符合高度恶性肿瘤特征。]

    仅仅这几个字,已经足够让在场的所有人心头一沉。

    但这还不是全部。

    更让人倒吸一口凉气的是,病理科那边,罕见地在报告后面附带了一句补充说明。

    病理科医生特别提到:在郝杰指定区域获取的那份核心组织样本中,癌细胞的增殖活性指标(Ki-67指数)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取样的样本,呈现出极强的增殖能力和侵袭潜能。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郝杰不仅准确判断了病灶的恶性性质,甚至连肿瘤内部哪个区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