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停战。

    告诉他们,寡人要五百匹,少一匹都不行。秦成公毫不犹豫地说,另外,必须送回这些年掳走的所有秦人。

    杜挚惊讶地抬头:这...他们会答应吗

    败军之将,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秦成公淡淡道,若不应允,寡人就联合东边的梁国、芮国,共同发兵,彻底解决西戎之患。

    杜挚深深看了年轻的君主一眼,似乎第一次真正认识到这位新君的铁腕。他躬身道:臣这就去传话。

    望着杜挚离去的背影,秦成公嘴角微微上扬。这一战,不仅打出了秦国的威风,也确立了他这个穿越者在朝堂上的权威。接下来,就该着手国内改革了。

    他转身回到殿内,取出一卷空白竹简,开始在上面刻下自己的改革计划。青铜刻刀在竹简上划出深深的痕迹,如同他即将在这个时代留下的印记。

    窗外,秋风送爽,桂香浮动。秦国的崛起,就从今天正式开始。

    第三章

    变法之始

    秋雨敲打着雍宫殿宇的瓦当,发出清脆的声响。秦成公伏在案几前,借着青铜油灯的光亮,在竹简上刻下一行行文字。他的手指已经被刻刀磨出了水泡,却浑然不觉。

    案几上摊开着十几卷竹简,有的记载着秦国历年赋税情况,有的是各地官员的奏报,还有他从宫廷藏书室找来的农书和兵书。这些本该由史官记录的文字,现在成了他改革蓝图的基础。

    垄作法...轮作制...曲辕犁...秦成公喃喃自语,将记忆中的现代农业知识转化为这个时代能够理解的语言。作为历史爱好者,他记得中国农业技术发展的几个关键节点,虽然无法复制现代机械,但唐宋时期的一些农具改良完全可以提前实现。

    殿外传来更鼓声,已是子时。秦成公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却没有休息的意思。他取过另一卷空白竹简,开始刻写军事改革方案。

    五人为伍,十人为什...军功授爵...这些原本在历史上由商鞅推行的制度,现在被他提前一百多年提出。当然,他做了适当调整,使之更符合春秋时期的实际情况。

    最后一卷竹简是关于吏治改革的。秦成公参考了唐代科举制度和现代公务员体系的某些特点,设计了一套相对公平的选拔机制,旨在打破世卿世禄的贵族垄断。

    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秦成公终于放下了刻刀。他活动了下僵硬的脖颈,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竹简,一种满足感油然而生。这些方案或许还很粗糙,但已经为秦国勾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