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孩子的惊呼打断,不知谁的生态箱里,一只机械蝴蝶正用传感器触碰刚孵化的蚂蚁,金属与甲壳的轻响,像两代人指尖的相碰。

    教育局的整改通知在正午送达。林晓芸看着红头文件上非法教育机构的红章,突然笑了——文件左下角的AI电子签名,和当年母亲下岗通知书上的公章,有着相同的机械字体。她把通知垫在培育箱下,让荧光苔藓的根须慢慢啃食那些冰冷的铅字。

    我们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主任举着《手工昆虫图鉴》,培训教材的扉页上,不知谁补画了只破茧的机械蝴蝶,老技工的生态智慧,比AI教案早诞生三十年。督导员的扫描仪再次死机,这次屏幕上跳出的,是1987年工厂技工们用废纱线制作昆虫标本的老照片,他们的笑容,和此刻孩子们盯着菌丝生长的眼神,一模一样。

    合作社的第一期成果展在雨夜举行。退休的化学教师用PH试纸检测苔藓分泌物,发现能分解塑料微粒;下岗的程序员给机械蝴蝶编写新算法,让它们能识别十七种昆虫的求救振翅。当林晓芸把小宇的菌丝网络设计图投在教室墙上时,投影突然穿透了AI教师的监控镜头,在对面的电子屏广告上,画出只振翅的野生凤尾蝶。

    看!它们在给彼此传递信号!有个孩子指着培育箱,两只机械蝴蝶正用触角触碰荧光苔藓,磷粉的流动轨迹,竟和《职工夜校笔记》里的织机改良图完全重合。陈浩突然想起什么,从工具包掏出块绣着陈秀英的旧手帕——母亲当年的嫁妆,此刻正垫在生态箱底,吸收着菌丝网络的露水。

    深夜的合作社亮着灯。老人们围坐在缝纫机旁,用废布料给机械蝴蝶做保护套,针脚间藏着纺织厂的老花纹。小宇趴在桌上画新图纸,这次机械蝴蝶的翅膀被设计成菌丝脉络,齿轮中心嵌着颗荧光苔藓的孢子——那是从外婆的夜校笔记里找到的、未被算法规训的生命密码。

    熵值进度条在教室角落闪烁。当最后个孩子的社交焦虑值从琥珀色转为绿色时,机械蝴蝶群突然起飞,穿过破损的窗玻璃,向湿地公园方向振翅。那里的野生凤尾蝶正在破茧,磷粉般的荧光映亮夜空,像给这个用数据编织的世界,缝补出第一片允许黑暗存在的星空。

    11

    光合叛逆

    陈浩的工作坊在霜降那天迎来转机。政府家庭养老计划的招标书摊在改装的缝纫机上,适老化改造图纸旁,并排摆着小宇的菌丝网络生态箱——这次,机械蝴蝶的传感器被设计成握把形状,能监测老人手部的细微震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